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922751
大小:5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7
《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几点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几点建议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好化学离不开实验,怎样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收获呢?教师要在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关键词: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探究型作业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297-01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何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呢?那就需要重视新课程理念,优化实验教学。下面是我的教学体会,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运用多媒体教学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基础
2、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学过程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我们要根据学校和学生具体情况,大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果。像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把一些实验条件难、会造成污染、会产生危险性的实验做成动画和课件展示出来,这样就避免了由于以上因素不能实验而导致某些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说服力不强,并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的局面。例如,高一化学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二部
3、分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中,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这个反应条件在实验室要迗到非常困难,且生成的一氧化氮气体不仅有毒,在空气中还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也是有毒的二氧化氮气体。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开展实验,不能现场操作,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制作一个模拟闪电场景的动画,这样就克服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验不能进行的情况。且这两个反应都是对环境有较大污染、毒性较大、危害系数高的实验。即使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学生也不便于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又具一定的危险性。我们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不仅避免了危险的
4、发生,还能使学生形象安全地感知实验内容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现阶段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现在的教科书不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可根据实验内容和学校的不同条件,可边讲边实验或学生探究,也可由教师演示。为了能迗到新课程标准,我们要因校制宜,因人制宜,将大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师生合作实验,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
5、,动口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比如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我让学生分组实验,要他们记录下各自的操作过程,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然后由学生讨论本次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在操作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会造成什么结果,最后总结操作注意事项,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误差分析,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转变了教师的主体地位,我们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三、布
6、置探究型作业。在课堂上,我们一般只能完成少数的实验,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我认为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习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关系,还能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各方面的能力,另外通过习题还能及时反映出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问题。在选择题目时,要立足书本,注重探究。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资料一设计实验一验证假设…结论。四、调整教学内容顺序教材在我们的教学中起到指导作用,我们要善于钻研教
7、材,善于灵活使用教材,适当调整教学顺序便是灵活处理教材的一种表现。为了更好地达到有效课堂,我们可以根据所讲内容调整教材编排顺序。比如在讲二氧化硫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有关酸雨对农作物、建筑物、人类和动物的危害,引出二氧化硫,接着介绍它的物理性质,然后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的实验,再实验证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因为教材在介绍浓硫酸的氧化性时,又有验证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验,这样就显得重复,再有如不把它提前,就要制两次气体,这不利于有关绿色化学的观念,因二氧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不仅
8、污染空气,还存在着安全问题。这样调整教学内容顺序,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实验连贯,综合。参考文献[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3[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