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

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

ID:27921671

大小:8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_第1页
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_第2页
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_第3页
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_第4页
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探高职礼仪教育模式【摘要】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自然提高。礼仪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也关系到我们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礼仪教育在高职素质教育屮不可忽视。本文从分析当代高职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出发,讨论了高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并由此探索提高高职学生礼仪素养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高职礼仪教育礼仪意识【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86-02[Abstract]Theimprovingcivilizationinthemodernsocietyinevitablycallsf

2、orpeople’shigherquality.Theetiquetteeducationhelpsnotonlythestudents’moralityi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butalsotheoverallimprovementofthewholenation’squality,soitcannotbeneglectedinthequalityeducation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Byanalyzingthecontemporaryphenomenonofthestudents’lackofet

3、iquette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thispaperdiscussesaboutthenecessityofetiquette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ndsomeeffectiveapproachesarcexploredinthepapertoimprovethestudents’etiquetteliteracy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sEtiquetteeducationEtique

4、tteawareness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合理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科学体系的方向之一。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中又要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礼仪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其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礼仪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德育、体育、美育,但我们现在最重视的还是德育。礼仪教育作为现代徳育教育的一个

5、方面,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可或缺。我们应以礼仪为基础,遵循孔子教育的根本目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冇完美人格、冇高尚精神境界的“君子”,从而能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一、现代高职学生礼仪缺失的现状现代的高职学生人多为90后,这一年龄段的人普遍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礼仪缺失。老师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触,有的女生爱打扮,所以身上穿的衣服常是“五颜六色的”、男生会着西装穿运动鞋、见了师长不知所措、不会正确地递剪刀……现代高职学生缺乏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1.与人相处有不少学生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自我封闭”的倾向,时常出现“孤独寂寞”、“没有朋友”的反面情绪,在人际

6、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倾向,偏离友谊“无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则,而且,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于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另外,还有些学生对待自己的朋友很真诚,但是这种真诚没有把握好限度,如打听朋友的隐私、干涉朋友的行为、强行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些都导致他们总是感到孤独寂寞,缺少朋友,以至于形成一些心理障碍。在与异性交往时,往往分不清什么是友情什么是爱情,也有一些学生在公共场合过于亲密,搂搂抱抱,严重破坏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在与长辈交往时,往往忽视了对长辈最基本的尊重。如,不要在休息

7、时间打电话给长辈或是提前预约;办完事以后不要忘记说“谢谢”与“再见”;不要在长辈办公学习处长时间逗留;见到长辈时要主动问好,说话声音要诚恳亲切等。在与少数民族同胞或外籍朋友交往吋,由于对其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准则等的不理解,往往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2.处理生活中的矛盾处理生活中的矛盾不理智。当矛盾产生后,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而是对同学或舍友乱发脾气、大声吆喝、出口骂人,有的甚至出手伤人。在谈及敏感的话题时,丝毫不顾及同学的自尊,有些还故意夸大同学的隐私,或是因为矛盾而向老师打小报告,最后导致同学关系破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