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何以成为晶圆代工龙头?.doc

台积电何以成为晶圆代工龙头?.doc

ID:2790440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台积电何以成为晶圆代工龙头?.doc_第1页
台积电何以成为晶圆代工龙头?.doc_第2页
台积电何以成为晶圆代工龙头?.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台积电何以成为晶圆代工龙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台积电何以成为晶圆代工龙头?  台积电自1987年在台湾地区兴建至今己有30年历史。它是全球最大的晶园代工企业,2015年它的市占率高达54%及它的年市值约1,536亿美金(2016/9)、约五兆新台币。预计2016年销售额可达293亿美元,它的28纳米产能为月产12英寸的155,000片,市占率达80%。  制程方面采取稳进路线,从28纳米、20纳米,到2015年Q2成熟制程(能大量生产、且在效能与良率上都稳定)达16纳米。先进制程10纳米预计在2017年第1季量产。其更于2016年9月底透露,除5纳米制程目前正积极规划之外,更先进的3纳米制程目前也已组

2、织了300到400人的研发团队。  然而台积电的成功也正如其它的成功企业一样,有其内在与外部诸多因素的配合,它也不可能是一蹴而成。  外部的因素是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IC的研发费用高耸,以及建厂投资成本上升,所以在制程进入28纳米之后(约2010年附近),众多IDM厂采用无晶园厂策略(fab-lite),开始拥抱代工。另一方面是它有非常独特的台湾地区的产业大环境的支持,尤其是能提供代工全方位的服务及聚集人材等,这也是为什么代工业仅在台湾地区能够一家独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台积电成功的内在因素,不可否认它有张忠谋的掌舵,在关键的时间点上把握正确的方向。  从

3、台积电的销售额观察,2000年时23亿美元,2009年时89.8亿美元,及2016年的293亿美元。  归纳起来台积电的关键点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上世纪未回绝IBM在0.13微米,铜制程与Low-k的技术转让,而采用自行研发  当工艺制程进入0.25微米阶段,由于金属导线层数的急遽增加,及金属连线线宽的缩小,导致连线系统中的电阻及电容增加,而造成电阻/电容的时间延迟(RCTImeDelay),严重的影响了整体电路的操作速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二种方法──一是采用更低电阻率的铜当导线材料;取代之前的铝,因为铜的电阻率比铝还低三倍。二是选用Low-KD

4、ielectric(低介电质绝缘)作为介电层材料。  当时的IBM首先发布了铜制程与Low-K材料的0.13微米新技术,并找上台积电和联电兜售。台积电经过考量后,决定回绝IBM、并自行研发铜制程技术;而联电则选择向IBM购买技术,并进行合作开发。然而由于IBM的技术强项只限于实验室,在制造上良率过低、达不到量产。到了2003年时,台积电0.13微米自主制程技术惊艳亮相,客户订单营业额将近55亿台币,联电则约为15亿台币。  Nvidia执行长兼总裁黄仁勋曾说:”0.13微米改造了台积电”。  2)2009年张忠谋的第二次复出  在金融危机时期,台积电作了重

5、大决定,让时任CEO的蔡力行下,及张忠谋的第二次复出。而张忠谋的再次复出,似乎让台积电长了翅膀一样,让它的跟随者望麈莫及,巩固了全球代工首位的地位,同时也加强了全球半导体三足鼎立,英特尔,三星及台积电的基本态势。  据统计在2010-2016年期间,台积电的年投资累积金额高达585亿美元。在市场经济中能够勇于大量投资,显示它的实力。  3)坚持代工模式不动摇  全球代工从开始并不被业界看好,尤其是美,日半导体,它们不太认可代工的前景,所以全球代工一直是台湾地区鹤立鸡群。分析原因有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那时的代工制程技术落后于主流的IDM厂至少1-2代,所以代

6、工仅可作为那时IDM产能的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