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课上法初探

早读课上法初探

ID:27898119

大小:61.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早读课上法初探_第1页
早读课上法初探_第2页
早读课上法初探_第3页
早读课上法初探_第4页
早读课上法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早读课上法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早读课上法初探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续与补充,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

2、化了对语感对象__课文的理解。这正如看舞台演出比只看文字剧本印象更为深刻。可我们面对一天天的早读课,更多的只是准时到岗而矣。对学生所读的内容,朗读的语调、语气、节奏、轻重等,多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一学年下来,学生每天所读的内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完成什么任务,老师没有明确的目标与系统的计划,学生也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信手翻开,兴趣所至,吼上几声,眼到口到而心未到,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

3、不在焉,缺乏目的性。如此下来,收效甚微,甚至会演变为对语文的厌读厌学。针对此种现状,早读课亟待改革。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早读课的单调与无序,我曾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做,效果较明显,现总结归纳如下: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早读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重新审视,明晰早读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文章原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在课堂上却成了一堆破碎的残片,字、词、句、段、语法、修辞的分析不一而足,而文章的意味、作者的情感便湮没

4、在这些机械琐屑的分析中,试想,学生的思想共鸣、情感薰陶从何说起?许多学生也认为,学语文就是会写字,读准字音,理解词意,掌握文学常识,听老师讲解语文知识等,一切从老师那儿去取,而忽视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愿从朗读入手去感受文学氛围,在朗读中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文学修养,陶冶自己性情。语文学习,读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储备,是写的基础。朗读是眼、耳、脑、口等多种器官相协作,便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思维,激发求知的欲望。它所获得的信息会比听更广泛、更主动、更活泼,也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审

5、美情趣,提高对语言美的感悟与理解。富兰克林说过:“空无一物的袋子是难以站得笔直的。”学生在写作文时,搜肠刮肚,抓耳侥腮,依然大脑一片空白。这主要是平时读书太少,积累不够。我曾对所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近80%的学生不征订任何报刊杂志,不购买任何与语文学习有关的书籍资料,基本无藏书,很少读过文学名著。睢中图书馆虽有如此丰富的藏书,但更多的时候是门可罗雀,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不愿花十元钱去办借书证,不愿到书海中去遨游。漫长的寒暑假,读书者依然是寥若晨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便能更快更好地适应高考改革的

6、新形式,使学生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扑在书籍上。应首先树立开放意识,将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实现开放式教学,拓宽信息的来源渠道,还学生更大的飞翔空间。在开学之初,就向学生介绍高考语文改革的方向与考查的重点,灌输只有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新理念,使“大语文”概念深入人心。从高一开始,就使学生树立高考意识,就有意识地让学生利用早读课来识记名言名句,背诵美文佳作,博览文学巨著。厚积薄发,语言功底、文学素养、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能力也逐渐形成,为二年后的局考打下了坚实基础。其次,结合每学期课

7、本编排的体例与培养训练的目标、要求,如高一语文的单元训练重点都有明确的要求,依次为“揣摩语言,整体感知”、“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总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这就使语文能力的培养具有了更大的可操作性和成效。我把每学期早读课内容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将每天早读的内容与达到的目的作为备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课本难易深浅的不同情况,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使每天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例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诗歌,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本,只去分析鉴赏

8、那有限的几首诗,是很难使学生对中国现当代诗歌有系统全面地了解,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很难有效地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准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目。于是,在上课时,我首先高屋建瓴地补充介绍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的概况和重要的风格流派,使学生在宏观上有所了解,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