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doc

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doc

ID:27889910

大小:37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6

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doc_第1页
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doc_第2页
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doc_第3页
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doc_第4页
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  海天出版社约我写《华为传》,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挖掘出华为芯片的历史。  今年适逢集成电路发明六十周年。1958年,JackKilby(德州仪器科学家)与RobertNoyce(仙童科学家)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可以将多个晶体管制作在一小块晶片上。后者基于“硅”的集成电路技术,造就了“硅谷”!  本文会提到半导体(semiconductor)、芯片(chip)、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探讨华为芯片发家

2、史  海天出版社约我写《华为传》,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挖掘出华为芯片的历史。  今年适逢集成电路发明六十周年。1958年,JackKilby(德州仪器科学家)与RobertNoyce(仙童科学家)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可以将多个晶体管制作在一小块晶片上。后者基于“硅”的集成电路技术,造就了“硅谷”!  本文会提到半导体(semiconductor)、芯片(chip)、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  海天出版社

3、约我写《华为传》,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挖掘出华为芯片的历史。  今年适逢集成电路发明六十周年。1958年,JackKilby(德州仪器科学家)与RobertNoyce(仙童科学家)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可以将多个晶体管制作在一小块晶片上。后者基于“硅”的集成电路技术,造就了“硅谷”!  本文会提到半导体(semiconductor)、芯片(chip)、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探讨华为芯片发家史  海天出版社约我写《华为传》

4、,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要挖掘出华为芯片的历史。  今年适逢集成电路发明六十周年。1958年,JackKilby(德州仪器科学家)与RobertNoyce(仙童科学家)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可以将多个晶体管制作在一小块晶片上。后者基于“硅”的集成电路技术,造就了“硅谷”!  本文会提到半导体(semiconductor)、芯片(chip)、集成电路(IC、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IC)四个名称,指的都是ASI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VLSI或V

5、LSIC。  1991年,徐文伟牵头做出了华为第一颗ASIC  集成电路发明32年之后的1990年,我踏入了东南大学的校门。  此时,自控系硕士毕业生徐文伟(“大徐”)刚刚去了深圳,在鼎鼎大名的港资企业亿利达从事高速激光打印机的开发。电路设计和汇编语言是他的强项。  1991年,徐文伟因其杰出的硬件设计能力,被隔壁一家名叫“华为”的startup一眼看中,于是被小老板任正非“忽悠”了过来。亿利达不开心,搞了点震,大徐还吃了些苦头。  那个时候,离开知名港企加盟前途未卜的小公司,委实需要巨大的决心。同为亿利达工程师的

6、高梅松,在听了小老板任正非描绘的玫瑰般梦想后,不为所动,一笑置之!    1991年的照片,任老板连像样的皮带都买不上啊  当时的华为刚结束代理生涯,研发用户交换机HJD48,郑宝用负责整个系统的开发。  大徐来了之后,建立了器件室,从事印刷电路板(PCB)设计和芯片设计。  恰在此时,集成电路行业已经有了伟大的变革,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先生打破了大一统的格局,初创企业也有机会设计芯片了!  半导体诞生之初,Intel、IBM等少数美国公司包揽了芯片的设计和生产(所谓IDM集成设计与制造),初创企业根本无法插足半导体

7、行业。  大一统的局面被台积电的张忠谋先生终结了。1987年,张忠谋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创建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并迅速发展为台湾半导体业的领头羊。他开创性的定义了Foundry(芯片代工厂)这个行业,将设计和生产分开,为初创企业开辟了生存空间。  从此后芯片设计企业只需要做轻资产的无晶圆设计(FablessDesign),拼的是人才、知识和市场;生产(包括流片)环节就外包给台积电这样的Foundry。大陆最有名的是中芯国际,但加工精度不及台积电。  北方的联想在总工倪光南的指导

8、下,自主研发了五颗ASIC,并成功地应用于汉卡、微机和汉字激光打印机。1990年,他们的当家产品联想汉卡(7型),就使用了自研的ASIC,奠定了联想的江湖地位。    倪光南展示采用自研ASIC的激光打印机  交换机上数量最大的器件是用户板,一块板接8或16对用户线,接口控制和音频编解码(CODEC)芯片用量很大。如果使用大家都用的通用芯片,产品就会陷入价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