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88061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任建华(山丙省榆次第一中学校山丙晋中030600)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4)01-052-02数学知识只有严谨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发现内在的数学规律,形成较稳定性和可迁移性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学习经验。一、把握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四个”度"1、把握好问题设计的难易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的难度同学牛.的心理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果
2、教师所提的问题难度较大,就会使学生丧失回答的信心与欲望,而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则会使学生对这些简单问题不屑于回答,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从初中学生的知识体系以及思维能力出发,使课堂上所讨论的问题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例1:教学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时,我提出:(1)当k、b为何值时图象是一条直线?(2)当k、b为何值时图象经过原点?(3)当k、b为何值时,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4)当k、b为何值时,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2、掌握好问题设计的层次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并不是说不能进行难度较大问题的讨论,
3、而是可以采取有步骤、有层次的方式来进行难度较大问题的探讨,把那些学生不能一步想到的问题分成多个层次,逐步加深思维的难度,不仅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逐渐深入,而且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例2:在RtZABC中∠C=90°,∠A=30°,AB=2,求BC和AC的值,教师可以提问:(1)若题S中30°条件去掉,能否求出值?(2)若把题S中AB=2去掉,能否求出值?3、设计好问题的复式训练度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的密度太大,就会使学生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容易造成学生精神上的疲劳并产生厌
4、恶情绪;如果提问的密度较小的话,就会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减少,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及吋反馈及评估,也无助于教师对学生情绪的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应当适度,只奋这样才能将课堂提问这一形式的运用达到较好的效果。4、选择好课堂讨论问题的角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问的问题应当从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不同层面出发,同时应当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如新学知识冋己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等。这就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进行问题讨论角度的精心筛选与布
5、置,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探讨与分析,从而达到整个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迁移的教学0的。二、关注问题设计中的四个"点"1、问题设计吋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所谓学生的兴趣点,指的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A)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进行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授"奋理数的乘方"的吋候,可以这样提问:一张厚度为0.083毫米的白纸,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多少?假如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比桌子高?会不会比教学楼还高?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
6、高!"学生惊讶不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计算方法,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思考之情。2、问题设汁时要关注所讲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要有明确的0的,如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性提问。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要问到要害处、重难点处。例3:在轴对称第一课吋的教学,为了突破难点----比较观察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师:刚才我们动手剪一些图形,请你把它们摆成如图所示的情形(第一幅图是
7、轴对称图形,第二幅图是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分别移动或旋转图1中的箭头和图2中的一盏灯,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有什么发现?生:在移动或旋转箭头的过程中,它们的形状没有变,位置变了。师:它还是轴对称图形吗?请用一句话归纳你的发现。生:是,轴对称图形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个图形,与位置无关,师:很好!谁能类似地说说图2?生:在移动或旋转图2中一盏灯的过程中,两盏灯的形状没变,但一盏灯的位置变了,两盏灯已不再关于某直线对称,也就是说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是两个全等图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与位置有关。这个动手操作,所要准备的工
8、具就是纸和剪刀,学生很容易办到,每名学生也都可以做到,而且操作比较简单,这样他们就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从而得到问题的本质,这样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学生有兴趣去亲身实践,有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在引入无理数的学习中,为了突破难点…对无理数的理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