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微信金融交易安全性存疑?.doc

彭博社:微信金融交易安全性存疑?.doc

ID:27882747

大小:9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彭博社:微信金融交易安全性存疑?.doc_第1页
彭博社:微信金融交易安全性存疑?.doc_第2页
彭博社:微信金融交易安全性存疑?.doc_第3页
彭博社:微信金融交易安全性存疑?.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彭博社:微信金融交易安全性存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彭博社:微信金融交易安全性存疑?  据彭博社北京时间10月16日报道,微信在中国已经无处不在,现在也被应用到了金融交易中。中国的交易员使用微信个人账户执行各种交易,获取信息。但是在多数发达市场,监管部门要求保留交易记录,禁止使用即时通讯应用,并对违反者进行处罚。另外,微信聊天群里存在虚假信息,会对投资产生影响。现在,对冲基金等投资公司对于从微信传出的信息要进行小心确认。    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中国,银行家和交易员在交易时不再只是使用手机或者发送邮件,现在还能使用微信。  全球其他国家的监管部

2、门可能会禁止金融行业使用私人消息应用,但是在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微信得到了广泛使用。在规模为11万亿美元的中国债券市场,从业人员可以使用微信和QQ上的个人账户完成一切交易,从发布研究报告到征求订单。微信和QQ均属于腾讯控股公司旗下应用。  微信成为金融业交易平台  尽管使用社交媒体开展业务并不违法,但是多数发达市场的监管部门要求保留交易记录,这就是中国拥抱新技术时会遇到的问题。香港的一名银行家对此深有体会。上周,他因为使用微信和手机接受入市指令遭到了香港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  交银国际控股公司驻

3、香港首席策略师洪灝表示,中国金融市场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是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话虽这么说,但是在执行任何交易期间使用微信,肯定存在风险,因为微信账户基本上是个人的,不受监管,”他表示。  有银行家称,中国确实出台了保留消息记录的政策,但是当涉及微信或QQ的通讯时,还不清楚这一政策的执行力度。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网站显示,该协会要求银行间市场的经纪人保留“即时消息记录”至少三个月。    全球逾30亿人使用即时通讯应用  中国的金融技术如此发达,以至于甚至连不良贷款和不良资产都能轻易在淘宝网等

4、电商平台上购买。微信在2011年上线,快速在中国普及,已经无处不在。在中国,接近10亿人使用微信发消息、发照片、获取新闻、进行电子支付。  大陆的交易员在微信或QQ上建群分享研究报告和相关消息,但是也在散播传闻。有分析师称,今年6月,银行试图出售万达集团票据的消息在微信群里传播,拖累万达上市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大跌。万达随后辟谣称,这是虚假传闻。  “和打电话相比,微信和QQ在联系人时更方便,”上海耀之资产管理中心COO王鸣称,“如果你想借钱或放款、购买或出售特定债券,只需把它发到群里。当有人感兴趣时

5、,你们就可以私聊。”  王鸣称,他的公司没有制定保留交易前通讯记录的规定,但是出于记录方面的考虑,员工应该尽量不要在公司电脑上使用个人微信或QQ聊天。他说,任何在个人手机上发生的交易都不会被公司跟踪。  微信债券  多位国有银行、商业放款人以及小型证券公司的债券交易员和银行家透露,在中国,通过个人消息交流购买债券的细节一般是被允许的,包括价格、规模以及条款。  中国央行和证监会尚未就金融行业使用个人消息应用置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尚未置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表示无法立即发表置评。  中国大陆不

6、是唯一使用个人消息应用分享金融新闻和信息的市场。在中国台湾,移动聊天应用Line在市场从业人员中备受欢迎。韩国金融行业使用消息服务KakaoTalk。Facebook旗下WhatsApp则在印度交易市场得到广泛使用。  虚假信息  但是对于发达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私人消息应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香港对冲基金深蓝全球投资有限公司(DeepBlueGlobalInvestmentLimited)正在拥抱微信,把它作为快速获得中国大陆相关新闻的一种工具。不过,深蓝全球投资创始合伙人王子赟表示,在确定信息可靠

7、性上,他们必须非常谨慎。香港安盛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亚洲固定收益部门主管吉姆·文尤(JimVeneau)对此深有同感。“我们会从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