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ID:27881158

大小:6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_第1页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_第2页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_第3页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_第4页
资源描述: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湖北省建始县中医院放射科445300【摘要】目的:分析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釆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诊断,观察组在常规性诊断的基础上行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诊断有效率、诊断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诊

2、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肿瘤周围的囊变区域情况、水肿区域情况、脑脊液情况、对侧正常大脑白质情况,应用价值较高。【关键词】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脑胶质瘤;诊断【中图分类号】O4S2.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281-01脑胶质瘤属于常见原发性颅脑肿瘤,主要由大脑以及脊髓胶质细胞发生癌变引起[1]。脑胶质瘤与一般的肿瘤疾病一样,都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以及环境致癌因素导致,遗传疾病主要包括结核性硬化疾病、祌经纤维瘤病等病症。脑胶质瘤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头

3、痛、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视觉丧失、运动与感觉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及时对脑胶质瘤进行诊治有着重要作用[2]。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患者肿瘤的各种情况,进而为医生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维护患者健康。木研究选取了110例脑胶质瘤患者对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作如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宄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

4、照组有31例男性和24例女性,年龄为23-74岁,平均年龄为(48.5±24.0)岁。观察组中有30例男性和25例女性,年龄为22-73岁,平均年龄为(47.5&plUsmn;24.0)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性诊断,观察组在常规性诊断的基础上行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具体如下:在对患者行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査时,所使用的仪器为Signa3T扫描仪、头部正交线圈,在对患者头部进行固定后便可进行扫描。

5、扫描过程中主要应用常规T1W1、T2W1、FLAIR进行扫描,在采用T1W1扫描吋,参数为TR/TE:350/18ms、FOV220mm*160mm,其中间隔为2mm、层厚为6mm、矩阵为380*185。在釆用T2W1进行扫描时,参数为TR/TE:2100/20ms、FOV220mm*170mm,其中间隔为2mm、层厚为6mm、矩阵为480mm*220mm。在采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时,参数为TR/TE9999.85/3.0、矩阵为125mm*125mm。弥散梯度的参数值为B=100s/mm2o1.3观察指标显

6、效:患者肿瘤周围的囊变区域情况、水肿区域情况、脑脊液情况、对侧正常大脑白质情况被准确诊断。有效:患者肿瘤周围的囊变区域情况、水肿区域情况、脑脊液情况、对侧正常大脑白质情况诊断基本准确。无效:患者肿瘤周围的囊变区域情况、水肿区域情况、脑脊液情况、对侧正常人脑白质情况诊断不准确。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诊断满意度进行统计,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认为差异冇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7、观察组在采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诊断后诊断奋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表1两组患者诊断有效率对比[n(%)]3讨论本研究主要对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观察并统计了两组患者的诊断奋效率以及诊断满意度,苏中对照组患者诊断总冇效率为80.0%、诊断满意度为78.2;观察组患者诊断冇效率为96.4%、诊断满意度为94.5%,由此可见,在脑胶质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肿瘤周围的囊变区域情况、水肿区域情况、脑脊液情况、对侧

8、正常大脑白质情况,应用价值较高。脑胶质瘤属于一种常见的颅脑肿瘤,占比较大,具奋较高的死亡率[3]。实际情况中,脑胶质瘤可分为高级脑胶质瘤和低级脑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具奋明显的侵润性生长特征,严重破坏周围组织;低级别胶质瘤并没冇明显的侵润性生长特征,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较大破坏,也不会出现水肿情况。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肿瘤衡量的参数主要包括各向异性分数值、平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