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

ID:27870148

大小:92.0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6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_第1页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_第2页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_第3页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_第4页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街区更新改造中自发性空间的组织策略研究【摘要】对于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绝对自上而下的策略造就了千城一面的冰冷局面。历史重现不仅仅只是根据建筑风貌进行的视觉表现,而更应该从那些居住者的生活印记中进行深度体现。关注居住者的意愿,激发并且引导他们共同建设自己的家园,正视那些自发性的建造行为,才是历史街区改造的新策略。【关键词】历史街区;更新;自发性1.历史街区1.1更新改造之殇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的新建筑拔地而起,新城的扩张,老城的更新,都成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大规模的建设缺少不了严谨有序的统一规划,在老城更新改造之时,统一拆除、统一更新、统一重建。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无疑提高了效

2、率,控制了不确定因素,但同时也束缚了使用主体自身的个性。统一规划可以保证宏观层面的历史风貌,但是过度的统一也会束缚微观层面上的多样性,使用主体自身个性得不到表现,单一的形式,雷同的业态,历史街区里原本那份浓浓的生活味儿已消失殆尽。没有生活场景何来历史,何来风情,当我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物质文明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却因传统与独特人文气息的消遐而变得单调,而留给我们的只有打着“历史风情”旗号的空壳。1.2理解的偏差在快速建造和效率优先的城镇化大背景下,历史街区的存在一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要么被过度利用,开发为旅游景点;要么被忽略,彻底消除。历史街区的存在能否多保留一份原真性,是一个值得不

3、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变迁,风貌在演变,居住者在更替,街区里的一点一滴都在发生着变化。若在更新与改造之时忽略了这些变化,一味的1强调“文化”、强调“历史“,无视百姓寻常的生活,那街区里的人情气息也就荡然无存;相反地,若只是一味地跟随城市快速化发展的脚步,最终结果就会显得千篇一律。在如此的一个环境之下,历史街区的重生应当切身理解居住着的生活逻辑,历史街区更应该是一个社区,一个有年代的社区,一个居住各色人物的社区,里面包含了人生百态。2.自发性建造2.1定义在城镇化的进程当中,一些隐藏在统一建设大潮背后的独特现象逐渐暴露出来。相对于政府主导、开放商投资、设计师操作的正规性建设来说,一

4、些非官方的、非仪式性的、不合规则的建造行为也一直顽强地存在着。而在法律层面和美学层面来说,这都是一些得不到认可的建造行为。这些自发的建造行为在外界如此严格控制下,还能继续存在并且传承下去,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发展的逻辑。恰恰正是这些非正规的自发行为,才最能体现出居住者的生存现状和生活智慧,这是城市地域特色的一种独特体现,也正是这些自发行为,代表了地域文化传承的特殊代码。2.2历史街区中的自发性建造历史街区可以“破”,这只是视觉上的带来的感受,但千万不能“败”,“败”就意味着活力的丧失,街区的死亡。就好比南京老城南地区,中华门的东西两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东边是由政府、开发商和设计师联手

5、策划的老门东仿古街区,吸引了不少游客,但是充斥着商业味儿,和全国其他地区历史街区的开发模式并无两样;而西侧则是看上去有点破、有点乱的老街区,那里没有华丽的新房子,仅有居民自己多年来修修补补的老房子。虽然显破,但是却一点儿也不败,因为那里始终有人居住,街道上有人打晒太阳、唠嗑、打牌,街角处有理发店和杂货铺,在那里,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气息。而那些自发建造的东西,也就是大部分人觉得“乱”的东西,便是居民自发改善生存环境后的结果。2.2.1公共街道2历史街区中的公共空间,并不仅仅只是提供人的通行或者停留。由于历史街区中房屋的面积和朝向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生活中的某些部分就必须借用公共空间

6、来进行。公共街道的顶部就会被经常性地占用,最普遍的情况就是利用杆件横跨街巷上空,作为晾晒衣物的支架;或者是占用一半的街巷顶部空间,以悬挑杆件的形式作为晾晒或者雨棚等功能。由此,街巷上方便多了许多形式多样、材料不一的遮盖物。大多数情况下,街巷的上空都是由轻型构架“侵占”,很少有建筑实体横跨于街巷上空。街巷两侧界面的形成是一个复杂且需要时间积累的过程。不同功能,不同材质,不同年代的界面拼贴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个复杂的系统。在街巷两侧,入口通常是很特别的地方。在这里,入口大部分情况都是敞开的,这便于房屋空间与街巷之间的快速连接,使得街巷演然成为房屋空间的延伸,同时也便于邻里之间行动、视线及声音

7、上的交流。由于治安问题,人们的防范意识开始加强,大量的不锈钢防盗门窗开始介入街巷两侧的界面之上,同样的还有空调外机、厨卫通风管道等。由于自身空间的局限性,居民只得占有街巷界面来放置这些设备。有趣的是,这些占不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占有,而是一种文明的占有。然而这些附着在街道两侧界面上的形形色色的构件,看似杂乱无章,却真实的反映了街巷两侧居民的生存逻辑,这是一种关于生活最真实的写照。没有任何修饰,没有任何所谓的符号和意义,是一种最真实的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