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doc

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doc

ID:27863716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doc_第1页
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doc_第2页
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doc_第3页
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doc_第4页
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弹性学分制的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冯祖琴【摘要】:随着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国际化发展,校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广泛和深入,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学分的机会越来越多。弹性学分制下高校专业教育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构建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有效地将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学分和大学专业学习学分要求进行联系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高校目前学分互认互换模式单一、制度不全、手段不完善的情况,建立学分互认和互换体系就显得非常必要。【关键词】:高校;弹性学分制;学分互认互换【作者简介】:冯祖琴(1968-),女,浙江桐庐人,浙江农林大学教务处,副研究员。(浙江临安311300)【基

2、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新世纪教改课题“普通高校弹性学制下教学管理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c09040)的部分研究成果。【文章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2期一、学分制改革催生学分互认互换体系的建设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大众化的教育阶段。高校为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和特点,纷纷进行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推行学分制管理成为高校的改革目标之一。在学分制管理的起步阶段,大部分普通高校实行学年学分制,简单地将原先的课程学时折合成学分,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学分获得只能通过在本校的专业课程学习,学校在学分管理上只承认在本校

3、专业课程学习的学分,因此管理相对简单,制度刚性有余柔性不足,这不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进程中,借鉴学年制和完全学分制的优缺点,目前部分学校提出了弹性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即用“学分”来衡量学习量以外,学生在校学习年限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缩,学习者可以根据本人的学习能力延后修读课程学分,也可以提前修读学分,甚至可以中途创业,或出国学习休学等等,学生修满规定的课程学分作为毕业的前提条件。这种管理模式更加兼顾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管理更加人性化。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分”的获得和累积就显得很重要。学生获得学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随着现代教

4、育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教育正朝着全民化、终身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全民获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社会上各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存,如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网络教育等等和大学本科教育并存;受教育的时间和空间也有所突破,终身教育被提倡,走出国门和校门进行校际间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才培养的手段和规格是多样化的,受教育者“学分”获得的渠道也是多样化的。在弹性学分制下,高校本科专业教育其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厚基础即加强公共基础和学科

5、专业基础培养,强实践即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和加强实践教学,求创新即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独立个性品格和探索精神,重素质即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种定位要求构建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专业教育要想架构起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将受教育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学分和大学专业学习学分要求有效地联系,就必须建立一种学分的互认、互换体系,使不同层次、不同手段、多规格培养获得的学分能被有效、合理地相互认可和转换。二、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的现状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开设辅修专业、与国外高校开展交换生项目等等,但总体不够完善,主

6、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模式单一学分互认互换模式比较单一。比如地域优势不明显的学校,其学分互认模式和内容都相对简单,主要有校内课程学分互认互换和对外合作交流学分互认互换两种形式。校内学分互认互换主要是开设一些辅修专业,规定辅修专业中途退学的学生其部分课程成绩可作为主修专业的公选课学分;对外合作交流主要是以项目的形式与国外高校签订合同,学生以交换生的身份进行为期2-3个月的交流学习,国外学习的课程通过认定可作为本校专业的课程成绩。而一些高教园区的学校,其校际间交流条件相对成熟,但因各种原因如所谓的“学分不等值”、“学分贵贱”之分和资源利用成本等影响,其优质资源如硬件资源、课程资源

7、仍然不能有效地被共享,只有部分公共选修课可允许跨校修读参与学分互认,学分互认互换进程进展缓慢。2.运行机制不畅,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缺乏,运行机制不畅是高校学分互认互换建设工作难以开展、不顺畅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某些高校在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中纲领性地提到“学生根据校际协议跨校修读课程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和认定”,而具体学分转换和认定走什么程序,谁来认定,哪些学分可以转换和认定等等都没有具体的制度和实施细则来规范和管理,只制作了几张简单的表格让学生申请,管理琐碎不成体系。在交换生的管理方面,学生出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