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ID:27859190

大小:9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_第1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_第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_第3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_第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陈乐一李良发布时间:2014-09-26  内容摘要: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波动,GDP增长率,宏观调控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2012

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剧烈的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并找出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陈乐一(200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投资的扩张和压缩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原因。金浩、李延军、高素英(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个周期,第二产业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3、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大。李天锋(201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经历了5次波动,通过分析得出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划分-页脚---  本文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指标。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有3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和一阶对数差分法。速度法是直接用GDP增长率来划分经济周期,比较直观。移动平均法是对GDP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来划分经济周期,但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处理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移

4、动年份过长也会导致数据的缺失。一阶对数差分法是以产出水平的一阶差分值为指标测定经济周期(陈乐一,2007)。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速度法来划分经济周期。  本文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但由于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真正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因此,本文实际上分析的是195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情况,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1953-2012年我国GDP增长率如图

5、1所示。-页脚---   从图1中可以看出,按照谷-谷法可以将1953-2012年我国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具体划分方式见表1。在此需要进行说明的是,1953年属于上一个周期,在本文中不予分析。第2个周期1958-1962年中,尽管按照谷-谷法1961年为波谷年,但1962年的GDP增长率仍为负,因此,将1962年划分到第2个周期。同理将1968年划分到第3个周期。表1中的扩张与收缩的比率是反映经济稳定性的指标,是扩张期的平均长度与收缩期平均长度的比值。扩张与收缩的比率越大,说明扩张的时期越

6、长,收缩的时期越短,即经济越稳定,反之,经济越不稳定。-页脚---  从表1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的波动经历了11个周期,前5个周期属于改革开放之前,后6个周期属于改革开放之后,第11个周期还未结束。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是4.6年,扩张与收缩的比率是0.77。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周期的平均波长是6.6年,扩张与收缩的比率是2.54。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具体分析  (一)第一次波动:1954-1957年  1953年

7、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人民从事生产的积极性很高,掀起了经济建设的热潮,促进了1953年的经济发展,使得1953年GDP增长率达15.6%。但是,由于缺乏经济建设经验,中央将经济增长的指标订的过高,1953年上半年出现了“小冒进”的现象,政府在基本建设方面投资过大,在金融方面过度压缩流动资金,引起生产和流通的不正常,导致了市场供求紧张,致使1954年经济陷入波谷。到1955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只剩两年时间,为了保证“一五”计划的实现,中央在制定1956年经济计划时,规定1956年工

8、业总产值要比上一年增长21.7%。1955年的财政和物资结余以及1955年下半年我国掀起的社会主义改造浪潮为1956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促进了1956年经济的繁荣。但是由于基本建设规模过大,超出了国家和人民的承受能力,存在“冒进”的倾向。为了避免“冒进”引发的市场混乱,1956年中央领导人提出了“反冒进”,缩减1957年的经济计划,结果导致1957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出现衰退。  (二)第二次波动:1958-1962年-页脚---  1957年底,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