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docx

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docx

ID:27859068

大小:142.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docx_第1页
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docx_第2页
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docx_第3页
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docx_第4页
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想进外交部,你得知道这些!外交部——一个特别神圣的部门,负责处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政府及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外交事务,是中央政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正是因为外交部工作的重要性及神圣性,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考生报考,所以外交部的竞争也尤为激烈。致力于外交部的考生们应该知道,外交部是国考面试最早的职位,一般出笔试成绩一周后就会面试,面试一般持续4~5天,连续几年外交部面试的出题数量以及难度系数相差不大,但自成一脉颇具外交色彩,为帮助有志进入外交部的考生们积极备考,今天特别给大家梳理了外交部的面试特点,希望

2、能给未来的外交家们一定的帮助。一、演讲类题目依旧是重点内容演讲题目往往会成为外交部面试题的第一题,如2017年1月17日外交部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第一题:关于民主制度的内容,说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中国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内容。请问你对民主制度的看法?要求进行演讲;又如2017年1月19日外交部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真题第一题:关于互联网及互联网法规。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请你对此发表演讲。足见演讲的重要性。很多考生害怕回答演讲,其实大可不必,演讲是建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回答演

3、讲类题目时考生可以应用综合分析的所有答题技巧,但在演讲时应该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有开场白和结束语;二是演讲要有感情色彩;三是演讲时可以申请站起来,并且可以适当的使用手势,以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还需要多积累相关面试热点话题,多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二、自我认知类题目仍占绝对地位外交部的面试题目中自我认知的内容基本以固定问答加自由提问的方式体现,题目的设置也比较多元化,如:自我介绍、性格特点、谈谈最近读过的一本书、你有没有男朋友、请谈谈未来五年的工作打算、为什么报考外交部、报考外交部有

4、什么打算、你的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怎么办、派往外国之后,国外环境非常辛苦,你怎么调整自己、谈谈你对外交部的看法等,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求考生在考前对自身情况做好全方面梳理,另一方面对于外交部的职位特征也应该提前关注并整理,这类题目设置的目的就是考察考生的职位匹配性。三、其他模块题目的考查较平均人际沟通能力是外交部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能力,在2014年外交部的面试题目中也有所体现,如2017年1月19日外交部面试题第三题:驻外工作的小王原本负责接待领导来访的工作,但领导临时派他去干别的工作,并让你接手他的工作,小王很不

5、开心,交接过程不顺利,你怎么和他沟通?如果考官是小王,你怎么说?这道题目要求考生处理与同事的关系,问法也比较常规和简单。除了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和同事的关系,与领导、服务对象、外国友人等关系的处理原则和态度对于外交部考生来讲也非常重要,应该予以重视。外交部考生需要具备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这体现在应急应变题目的设置上,如2016年1月25日外交部面试真题第四题:你陪同领导去某地开会,到达开会地点发现领导的演讲稿没带,你该怎么办?考生要根据题目设置的情景和矛盾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应急处理能力是外交部

6、工作人员的必修课,所以考生一方面需要根据题目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多了解外交部工作具体案例,从中总结外交部工作特色及要求。策划管理能力也是外交部比较喜欢考查的要素,如2014年1月17日考了一道题:你们学校要拍摄宣传片,让留学生参与拍摄,主题是包饺子活动,让你负责,你怎么组织?考生需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切合实际的组织活动,突出活动重点,达到活动效果。四、追问环节问题的考查较灵活外交部典型的特点就是出题比较自由,对于考生的回答会有不同的追问,追问方式较灵活,考生往往会因为紧张而失去自我,其实

7、对于追问的题目,考生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可以,不管考官问到什么样的问题,考生都应该处事不惊、淡定应对,一般来说,对于感兴趣的人考官才会随机提问,提问的问题也较简单,要么和自己的经历有关,要么和职位有关,要么和考查考生的灵活性有关,这也符合考官对于外交部公务员的考查标准,反映快速、思维灵活,这也是外交部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更体现了考官选拔人才的标准以及对职位匹配的要求。更多考试资讯:http://nmg.huatu.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