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笔记整理

文艺美学笔记整理

ID:27855963

大小:1.42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2-06

文艺美学笔记整理_第1页
文艺美学笔记整理_第2页
文艺美学笔记整理_第3页
文艺美学笔记整理_第4页
文艺美学笔记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艺美学笔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艺美学笔记整理“活”的形象所谓“活”的形象“美”总是和形象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有了“美”的基本的含义之一:“活的形象”。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席勒(J.C.F.Schiller,1759~1805年)提出,审美来自两种对立的人类基本冲动的相互作用:1,“感性冲动”,即在感觉世界中确证人类本性的冲动,它是受动的;2,“形式冲动”,即把感觉世界整理为人类形式的冲动,它是主动的。希勒认为,文明发展到现代的最大悲剧正是“形式冲动”压抑着“感性冲动”,导致了现代人性的分裂,生命的残缺以及感性的暗淡。席勒认为要解决这种人性分裂难题,就要以第三种冲动—

2、—“游戏冲动”来调节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对立,以便重建“完整的人的形象”[1]。“活动形象”正是这种人性辩证过程的结晶。在席勒看来,真正的人道的生存是“游戏”而不是苦役,是生活在表演中而不是生活在需要中。“活的形象”就体现了一种更高意义上的辩证的“调和”,成为完整、和谐和美丽的人的形象[2]。[1]【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等译,7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美】维塞尔:《活的形象美学》,毛萍等译,212-213页,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符号性1,“活”的形象是一个符号,并在一个符号系统中生成审美意义。比如

3、,我们对“谢公屐”这个形象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把它“符号化”,并按照符号的系统意义来看待它。2,“活”的形象无关实际功利,它是在一个审美象征形式中显示其魅力的。比如,“谢公屐”并不是要求你购买或者仿造,而是显示它的审美内涵。事实上,一双鞋子就是一双鞋子,它只有在成为自身以外的世界的“象征”的时候才具有价值。修辞性1,“活”的形象可不是因为天生的生命“活”力而成为“活”的形象的,它是符号实践的产物,是一种修辞感染的效果。比如,“谢公屐”的美绝对不是其自身的美的显示,而是一个在修辞使用的过程中逐渐被赋予意义的结果。2,“活”的形象和各种各样的修

4、辞但是联系在一起,具有明显的文化修辞的倾向性。比如,在不同的文化修辞使用中,鞋子的意义是不同的;鞋子的美,无论是其自身的装饰之美(如舞蹈中的鞋子),还是它的破旧不堪(《小鞋子》中的器物),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特征性所谓“特征”,在黑格尔那里,就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贴性。”因此,“特征性”,指的是审美形象具有的丰富性、孕育性和深刻性。特征性的特征在这里,“特征”也就成了一种“特殊”,即和一般的形象“不一样”:第一个“不一样”:它总是一种风得到、摸得着的可感的具体物。第二

5、个“不一样”:它比那些常见的具体事物更有个性特征,往往凝聚着创作者的价值追求。-页脚---第三个“不一样”:它虽然是具体的、个别的、独特的,是和抽象的观念、意义不一样的,但是,它身上总是体现出一些社会和文化的观念和意义。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个老人在大雪之后垂钓江上,四周一片寒冬的寂灭之情。这个景象是一个具体的、可以见到的景象。但是它却和我们常见的景象不一般。这个老人似乎有点怪,寒冬腊月的,钓什么鱼呀!但是这点怪又显得挺有魅力,在这冰雪严寒中,他的静静垂钓体现出一种执著和坚定,一种不和世俗妥协的

6、姿态。这显然是柳宗元的精神追求。这首诗里的景象既动人又独特,是属于柳宗元个人的。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特殊”或“特征”,未必是那种惊人的“奇物”,而是那种因为有内在的精神价值而显得格外不一样的东西。日常常见的事物反而更容易成为“特殊”。这首诗里的“寸草心”和“三春晖”说的是阳春三月,阳光照临嫩草,小草怎么报答阳光呢?在这首诗里,针线、衣服、阳光、小草都是平凡事物,孩子远行,母亲缝衣,担心着远行的孩子,这也是常见的事情。可是,就是这些常见的事物里,却蕴藏着丰富的意义,那种母

7、亲对子女无私的、诚挚的爱使这些平凡事物变得格外不一样。关于“鞋子”的三个故事我们不妨以“鞋子”为例,看看一双普通的鞋子借助什么秘籍成为一个美的形象,即成为一个“活”的形象。说不完的“鞋子”(图:一双破鞋子)海德格尔如是说: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双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孤零零地在田野小径上踽踽独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耀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

8、的荒芜田野是朦胧的冬冥。这双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颤栗。(《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第17页。)中国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