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47864
大小:31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低速电动车拐点即至,业内厂家何去何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速电动车拐点即至,业内厂家何去何从? 低速电动车行业的巨大拐点或将在2017下半年到来,如何预见形势,做好应对,是企业现阶段最要紧的任务。引发拐点到来的三大因素:标准和管理政策的出台、行业的竞争升级加剧、微型高速电动汽车的下压趋势明显。 标准和管理政策,是外部横向作用力,直接打断正常发展进程,催动行业的转向加速;高速电动汽车下压和行业自身竞争加剧,是纵向作用力,从上下两端进行挤压,促使行业向内练功、深度发展。上期周报,对横向因素进行了分析,详见:“研究周报
2、低速电动车行业拐点即至,业内厂家何去何从?”。本期分析纵向因素引发的变化,并提出可行的突破方向。 低速电动车拐点即至
3、,业内厂家何去何从? 低速电动车行业的巨大拐点或将在2017下半年到来,如何预见形势,做好应对,是企业现阶段最要紧的任务。引发拐点到来的三大因素:标准和管理政策的出台、行业的竞争升级加剧、微型高速电动汽车的下压趋势明显。 标准和管理政策,是外部横向作用力,直接打断正常发展进程,催动行业的转向加速;高速电动汽车下压和行业自身竞争加剧,是纵向作用力,从上下两端进行挤压,促使行业向内练功、深度发展。上期周报,对横向因素进行了分析,详见:“研究周报
4、低速电动车行业拐点即至,业内厂家何去何从?”。本期分析纵向因素引发的变化,并提出可行的突破方向。 一、微型高速车径向挤压带来的变化
5、高速电动汽车的产品平台可以分为低成本型、舒适型、高性能型、高端型四大类,以江淮的产品规划为例: 很显然,在现有积分政策的引导下,低成本型、5万元平台的A00级车型产品会越来越多。同样拿3个积分,造小车显然来的更快更简单。可以预判的是,在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合力下,市场将催生出更多类似EC180、知豆D2、奇瑞小蚂蚁之类的车型,这类产品将快速抢占原来的低速电动车的适销市场,给低速电动车带来极大的威胁和挑战。 更严重的情况是,在低速电动车合法化后,甚至不排除这些乘用车企业开始生产低速电动车的可能性。早年奇瑞生产过铅酸版的低速电动车,五菱推出过低速的Smile-E,力帆在济源建设
6、了低速电动车工厂、北汽也有不少和低速企业合作的传闻,从过往的历史来看,他们生产低速电动车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前虎,行业的竞争加剧带来的市场和产品变化就是后狼了。 二、微型高速车是否一定会碾压低速电动车? 那么,面对微型高速车的冲击,低速电动车行业是不是就无法绝处逢生了呢?其实汽车行业与低速电动车行业还是有不小差异的。 传统汽车生产厂家的优势: 大投入带来的规模化生产能力,生产效率高,产量越高,成本下降越快; 完整的工艺设备投入及成熟的生产组织体系,一致性及质量保证能力强; 健全的产品研发及试制部门,严格的开发体系和流程管理; 自有销售渠道,市场投入力度大,
7、品牌号召能力强; 汽车行业的发展已有百年历史了,是一个容量巨大、成熟度极高的行业。上面的只是车厂必备的基本条件,但是要对应到低速电动车行业,就存在一个适用性的问题,即这些条件是否是行业发展现阶段的必要充分条件,是否一定能转化为企业有利的市场竞争力? 1)低速电动车的市场特点尚不足以支撑规模化的投入 规模化经济是汽车产业的显著标志,但其对应的是同样巨大规模的市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2800万辆,仅上汽就超过600万辆。而低速电动车整个行业产销不过100万辆。 根据汽车产业著名的“马克西-西尔伯斯通”曲线,汽车最小有效规模,冲压设备生产线是10
8、0万套,轿车的规模产量为40万辆,轻型车为6万辆,卡车为15万辆。 相对于汽车成熟的行业、巨大的市场容量,现阶段的低速电动车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不成熟、体量小、变化快、有明显淡旺季、无政策、无补贴,基本的商业逻辑,要有盈利,必须考虑所有固定及开发投入的摊销,否则会沦为沉没成本。现在有些低速车企业已经出现这些问题,在用代工、降价冲量、分品牌等多种方式弥补。 根据边际成本的理论:影响边际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产量超过一定限度(生产能力)后的不断扩大所导致的总固定费用的阶段性增加。根据市场情况,合理制定产量目标,并采用该目标所对应的工艺路线和固定投入,对低速电动车企业而言更科学。从
9、这个角度讲,一味追求规模,产能投入过大,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反而会有问题。三、低速车建立相对优势的突破方向 低速车厂要和传统车厂比拼四大工艺和产品精细程度是不明智的,必须找到差异化的产品定义和工艺路线,在车型的开发投入上做到传统车厂的三分之一,转变车厂投入优势为沉没成本。 第一,低速车企业可以用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缩短开发周期,快速迭代,在时间维度上取得优势,同时用新品覆盖细分领域,从空间维度上建立优势。 比如,假设汽车等级的规模化生产,最少单一车型需年产5万台,则可以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