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30994
大小:9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中国制造业若能这样过渡,工业4.0将至少提前十年到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制造业若能这样过渡,工业4.0将至少提前十年到来 中国新常态经济下有三大新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而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制造业13个产业中的绝大多数都与制造业息息相关。只要是制造业,就面临一个严重尴尬——过渡工业4.0却又无法落地。 中国制造业若能这样过渡,工业4.0将至少提前十年到来 中国新常态经济下有三大新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而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制造业13个产业中的绝大多数都与制造业息息相关。只要是制造业,就面临一个严重尴尬——过渡工业4.0却又无法落地。 有人说怎么无法落地,工厂全用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不就行了么,现在无法实现就
2、是缺钱。于是便出了某董事长花大价钱从德国引进十几台自动化设备最后全部闲置的笑话。 前往工业4.0道路存在诸多问题 然而就算是德国也不得不承认,德国向工业4.0转型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而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工业1.0、2.0、3.0同时存在,如此繁杂庞大的制造业向工业4.0过渡存在着诸多恶性循环的问题,比如成本高、比如效率低、比如时效差。由于成本高就会导致利润少,利润少导致员工工资低和产品质量低,在还是以人为主要劳动力的中国工资低会明显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效率低下又加深了高成本,这就导致时效性更差,利润越来越低的结果就是没有钱和精力去进行工业4.0的转型,而是一味
3、的扩大规模,这也是中国现在是制造大国的原因之一。没钱的企业这样,但那些有钱的企业为什么还依然抱残守缺呢?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意识,或不知道该怎么过渡。 增强员工现实能力将会成为过渡重要一环 那么该如何过渡?比较简单的,就是将人变成半个机器人,比如使用AR技术。其典型代表就是AR眼镜,也就是增强现实眼镜,是智能眼镜的一种,它能将人、场景、数据和云端相结合,从而解决大量转型难题。我们先来看一下AR眼镜如何解决以上问题。 先说成本高。成本高是多方面的,而且根据行业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定的,就是用工成本高。以往工人上岗,需要技术培训和几个月的实习,才能成为一个比较熟练的员工,而且
4、大多也是只能做一两种工作,这就需要配备不同的技术员工,庞大的员工量会快速提升成本,而AR眼镜却能简单的解决这一问题。AR眼镜的萤幕上可以显示操作指令与说明图片,可让员工即使无法记住所有程序也能执行作业。AR眼镜内的虚拟助理亦可充当互动式免持操作手册。这就使得即使一个新人也能进行所有操作,提高新手与专家的雇用比例,以节省劳动成本。Gartnert首席分析师TuongNguyen指出:“企业在职训练的目标将不再是记住所有的程序和步骤,而是如何使用智慧眼镜及透过语音指令存取关键资讯。当然,安全训练还是不可少的,而且员工仍必须随时知道如何操作日常作业设备。” 效率低。AR眼镜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通过算
5、法得出最快、步骤最少的解决方案。以菜鸟物流为例,拣货员从快递箱中取出需要配货的订单,运用AR眼镜扫描订单上的二维码,就从眼镜镜片屏幕中看到了该订单包含的详细商品信息。然后拣货员精确地从面前货架上取货、承认、放入快递箱。货品的摆放也经过了智能算法的优化,以保证拣货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订单的货品分拣,在这里,一个订单货品的分拣仅需要三分钟左右。大大的节省了时间,而且AR眼镜还能瞬间采集所看到的信息,远远超过以往速度。 时效性差。企业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而对企业来说一分钟的停滞就可能造成成千上万元的损失。对于拥有外勤人员的企业,更是存在信息交换不到位、出现故障无法及时解决等问题。而AR眼镜却
6、能够缩短问题诊断与修复的时间,以及不再需要另外派遣专家前往远端据点,事故现场任意员工,皆可通过AR眼镜与远端专家透过视讯协作完成任务,拥有极高的时效性并省下专家飞往现场提供协助的开销。远端现场的员工可由通讯与即时视讯分享让有经验的员工提供问题诊断及修复的建议。问题瞬间解决的同时还提高了准确性。 美国、日本等制造强国正在落地AR眼镜商用 AR眼镜应用于工业领域实现帮助企业过渡工业4.0的方案在全球已获得非常高的认可。在美国,最大的国防合约商雷神公司,正在与AR软件团队Daqri合作,用于下一代干扰机的制作和培训。在日本,三菱电机也同样使用AR眼镜,让技术人员直接看到空调机中的每个元件的名字
7、和位置(有没有庖丁解牛的即视感),技术工人们还能用AR看到每个零件如何解除、上锁还有其他的正确的操作方式。 而且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谷歌、日本索尼、中国佐臻这些有AR眼镜方向的企业技术相当,而投入工业的形式还没成型。换句话说,各国用AR眼镜应用于工业领域进行过渡,也都刚刚开始。而此时中国制造业更是不能落下。 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既然不能直接转型智能制造,那就先把人变成半个机器人,在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的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