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808679
大小:5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交往行为与生活世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ttp://www.21ccom.net/book/story.php?id=1596摘自《西方社会思想史(第三版)》第5章批判的社会学第6节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与生活世界(1)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JrgenHabermas,1929-)生于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纳粹垮台时,他只有十六岁,但法西斯的滔天罪行带来的深刻冲击却使他终身难忘。1954年哈贝马斯在波恩大学获博士学位。与批判理论的社会学家阿多诺的亲密交往对哈贝马斯后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正是在阿多诺等人的影响下,哈贝马斯逐渐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批判理论的代言人。韦伯以后,哈贝马斯也可以说是德国最具
2、原创性和体系性的社会学家了。哈贝马斯著述宏富,主要代表作有《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1962)、《社会科学的逻辑》(1967)、《知识与人类旨趣》(1968)、《合法性危机》(1975)、《交往行为理论》两卷(1981)、《现代性哲学论述》(1985)、《在事实与规范之间》(1992)等。虽然几乎所有对哈贝马斯的讨论多在社会批判理论的标题下展开,但他的思想和工作却有多维的面向。他是公认的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继续前辈的批判和主题,如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如对工具理性的批判,如西方民主制度失去实质而成为伪民主等。另一方面,他推进了批判,发展了批判
3、,丰富了批判的武库,如从对理性的消极面批判(工具理性),到对理性积极面的阐发(交往理性),并发展为社会批判的规范基础。但也正是这种阐发理性积极面的工作,让许多学者对他作为批判理论继承者的身份发生怀疑,罗蒂将哈贝马斯视为自由主义者,这并非轻率的戏言。哈贝马斯肯定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提供的各种自由,特别是学术自由是社会批判不可或缺的。“我们明白资产阶级自由究竟有多么重要,因为一旦出了乱子,首当其冲的牺牲品就是左派成员。”这与他的左派前辈对资产阶级自由的全面抨击形成鲜明对比。在关于公共领域的著名讨论中,他推重自由主义的模式,而对福利主义的模式大加批判,而这两者的背后
4、粗略地对应着右派和左派的分野。所以,有人视哈氏为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右派,或更确切说,是新左派中的右翼,是不足为怪的。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又被公认是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塞德曼(StevenSeidman)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政治学是哈贝马斯理论的中心,必须把哈贝马斯放在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背景中来考察,“他铸造了一种社会理论,其目标是在20世纪晚期的欧洲保持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哈氏的著作如《理论与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走向一个合理的社会》、《文化与批判》、《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合法性危机》、《交往行为的理论》,从书
5、名便不难发现哈氏要在晚期资本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勃勃雄心。但质疑他的马克思传承的正统性的声音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他用社会交往理论取代了作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的核心的社会生产理论和再生产理论,不仅被认为是片面的,更被批评为是对马克思的全面的误解。 1.哈贝马斯的问题 哈贝马斯说:“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哈氏的这一名言代表了他的抱负:既反击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攻击,更意在肯定现代性的解放潜能远没有耗尽。简单说为现代性和理性辩护并不确切,克鲁格的说法最为中肯。他认为,哈贝马斯提出的理性理论对理性作了广泛的、以交往为定向的理解,“使得他能够把资本主义特有的理性形
6、式的选择(即目的理性--本书作者注)同现代社会发展和文化发展的广阔交往可能性加以区别。他必须既不为资本主义的错误的理性化辩护,又不对全部现代社会文化的理性化进行非理性化的批判”.页脚....。全面地说,哈贝马斯的理性工作既是批判,也是建设;既是辨析,也是阐发。简言之,是一项全面的重建工作。为此,他与欧美近代以降的社会思想家们对话,从对话的名单可见哈氏工作的宏大: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米德、帕森斯、韦伯、霍克海默、阿多诺、弗洛伊德、舒茨、波普尔等。他有所批判,有所吸纳,从而有所综合。哈贝马斯反对意识哲学,反对主体哲学,从来将知识和认识论问题与实践及人类
7、旨趣勾连。 他曾写有《认识与旨趣》,从人类实践的关切(旨趣)的不同引出不同的人类知识。以控制和操纵自然环境为目的的技术的兴趣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本身则以人的劳动能力为基础。以社会交往为认识的兴趣是社会科学的根基,在此重要的不是人的劳动能力,而是人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两种兴趣并未穷尽人类的科学,一种解放性科学的目标是使人免于外力或自我强加的种种幻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就是这种解放性科学的两个特定模式,而批判理论则是其一般的模式。虽然在其后期的著作中,哈贝马斯不再使用认识与旨趣的论说,但我们依然可以此论来探究哈贝马斯工作的旨趣,或者
8、说何为哈贝马斯的论说问题。 一是启蒙问题,或霍克海默和阿多诺问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