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ID:27805966

大小:6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6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1页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2页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3页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4页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近年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三级课程的政策,校本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热点之一。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在明晰了学校自己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教育哲学)情况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差异性,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满足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起补充的课程

2、。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采用“实践一评估一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它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并非学校当前自己开设的“选修课或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但改革将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方面课程管理层面仍然会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又过分依赖和迷信统一的教科书。这种制度和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反省,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

3、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实现课程资源整合从目前看,校本课程资源很零碎、无序,有的来自于学科,有的来自于校园,还有的来自于社会,因此,课程资源大部分不是显性存在的,而是隐性潜伏着的,如果要使这些资源为校本课程所用,为学生发展所需要,就必须进行整合,让那些潜在的、无序的资源活化成有效的课程资源②开发凸显学校特色、发挥教师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力避形式主义,把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有机结合,形成适合学生实际,适合学校实际,结合地方特点,有序列的校本课程体系。③形成探究文化、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课程④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共享、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4、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从世界范围看,上世纪60年代末期,美英等发达国家开始反思国家课程开发策略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的弊端,推动了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的兴起。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兴盛时期(70年代至80年代),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校本课程开发,基层学校也纷纷响应。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二是回落时期(80年代末期以后),国家课程开发再次受到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相对走向低谷,进入回落时期。三是转型时期(1990年以来),由于社会变化节奏加快,学校课程的适应性问题再次引起广泛重视,新兴的课程议题不

5、断涌现,要求学校及时做出反应。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历史并不长,也就是近几年的事。目前有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推广,但是也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根据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必须获得课程专家的支持。但由于我们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对于课程的轻视,实际上造成了课程专家的短缺。目前的课程专家主要集中于国家研究所、省市教科所和师范院校的系所,随着国家新的课程政策的实施,各地各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会大范围的启动,课程专家将成为迫切的需求,因而课程专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应该突破的瓶颈。对广大的地区而言,建设能在一定范围内适合本地共享的课程资源体系也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随着素质教育

6、和新的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学生喜欢的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1)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根据本校实际,我们预计在以下的方面有所突破:1・实现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1)对部分学科相关内容的开发改编。(2)在学生需求的社会资源中进行创编。(3)在学习时空的延伸中进行拓展。(4)在动手实践探究中滚动生成。2.发挥教师的自主性。给教师完全独立自主开发课程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3.实现学生的转型。促进和关心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是新课程的主要立足点和着眼点。所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开发

7、学生个体本身的创新“潜能”。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是为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是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为了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校本课程开发建设流程来看,但从目前校本课程开发建设的内容来看,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是不注重学生需求,即不进行需求评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已经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理念,并已逐步成为现实,任何课程的实施都要切实关注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