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

ID:27803030

大小:61.2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6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_第1页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_第2页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_第3页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_第4页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皖南山水田园诗初探摘要:山水田园的生态之美经由唐宋诗人审美眼光的拣择和过滤后进入诗歌,强化了美景的纯粹性和诗意色彩,使山水的生态美韵以更富意味的形式呈现。笔者从生态学的视角梳理发掘并审视解读这些诗歌,从而为拓宽和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荣觅得一途,那就是用诗意的眼光去发现美,用融入的心境去审视美,用关联的态度去保护美。关键词:唐宋皖南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分支,以其音韵美、意境美的清新淡雅魅力占据着中华文化的重要地位,口耳相传,绵绵不息。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不仅对后世诗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而言,诗歌中包含的丰富的内容值得我们

2、去品味、去探究、去琢磨。而在山水田园诗中所蕴含的那种自然的、幽静的、清远淡雅的风神韵致,是未经工业污染和城市化的农业社会所特有的美丽,也正是我们恰好缺乏的诗意生活。例如晋代世人嵇康在《赠兄秀才入军》中写道:“轻车迅迈,息彼长林。春木载荣,叶不垂荫。习习谷风,吹我素琴”[1]。驾一辆马车,去林中享受草木的蔵蕤繁茂,谷风的清新爽朗,抚一曲素琴,歌一首春天,净化一次心灵。这种和谐、宁静、安详的生活是我们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所遗忘的,是我们无意中流失的美丽祥和。《原诗?内篇下》曾云:“三百篇则其根,苏、李诗则其萌芽由篥,建安诗则生长至于拱把,六朝诗则有枝叶,唐诗

3、则枝叶垂荫,宋诗则能开花,而木之能事方毕”[2]。可见,受唐宋时期繁荣昌盛的时代文化的影响,山水田园诗在千年前达到一个高潮,一个顶峰。而皖南地区因其秀美瑰丽、宁静祥和的自然风光,引得当时的文人骚客留下大量佳作名篇。有词云“春至皖南黄花盛,日晚赴潭州。花似往年遍山头,风过暗香流”,花香日晚,微风暗流,寥寥数语,皖南地区风景之秀丽迷人可见一斑。我们将运用生态的思维、从美学的视角等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来解读唐宋时期皖南山水田园诗。同时笔者也将立足于唐宋时期皖南地区来分析山水田园诗词中所蕴含的生态哲理探究古人留下的生态启示。通过对这些生态作品的研究,体会其中所蕴

4、含的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和这种朴素的生态意识所衍生出的种种和谐之美、纯净之美、质朴之美。一、唐宋山水田园诗的渊源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分支,如果具体来说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两种,一为山水诗,一为田园诗,普遍认为山水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而田园诗则源于晋代陶渊明。但在此之前,有关于山水、田园的诗歌就已经被创造出来,只是没有形成具体、明确的山水田园诗的概念,山水田园诗也尚未成为一种表明心志、传递人生哲理的一大流派或一大潮流。我国古代的哲学中就有物感之说,即以心体物,物我合一,人物不分。《春秋繁露?阴阳义》说“天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

5、一也”[引,将人的喜怒哀乐赋予到山水草木之中。这种心物感应在唐宋的山水田园诗中得到大量的体现。唐宋两朝山水田园诗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而其中由于盛唐时期中外文化、南北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诗歌形式文体日臻完美,再加上高度繁荣的经济状况,唐代的山水田园诗在唐代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影响下变得瑰丽多变、浪漫洒脱。唐代多元的文化氛围,使儒、道、释三家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取其精华。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道理被唐代文人所采纳,成为山水田园诗的精神底蕴和人文铺垫。其中所蕴含的艺术神韵,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代的文人骚客从山水田园中找寻人生的真谛,却不拘泥于山水形态,他们更

6、多的是追寻山水的个性,用来达到一种物我交融、水乳相融的境界。这样的想法让他们笔下的山水的“仙气”。田园诗亦真亦幻、飘渺空灵,多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与之相反的是,宋代的文人士大夫们则受到宋代理学和禅学的影响,宋代的山水田园诗普遍具有较高的哲学素养与思想水平。宋代文人墨客在“林泉之志”和“民胞物与”的思想感召下,亲近自然,在与山川植被、江河湖海的相处相交中去感悟生活、领略自然,相对于唐代山水田园诗歌而言,更加接“地气”。加上宋代时期,重文抑武,文人数量以及诗歌创作数量上都是历届朝代所不能比拟的。宋代文人与唐代文人相比较,淡泊内敛、理智现实,他们将描写的对象细致入

7、微地融到真实的乡间事物中,从山水草木、人事劳作的细微之处展现山水田园的生态魅力。所以宋代山水田园诗讲究缘情体物(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即抒发感情,描写事物,生活气息更加浓烈。宋代的田园诗在经历了承袭、自立、突变、繁盛、深化五个时期后,从稚嫩走向成熟,从单薄走向丰厚,形成煌煌大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学者指出两宋是继晋唐之后“田园诗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4],而宋代田园诗到梅尧臣后开始有了质的飞跃,正如刘克庄评曰:''本朝诗唯宛陵为开山祖师,宛陵出,然后桑淮之哇谣稍熄,风雅之气脉复续”[5]。梅尧臣出生于皖南宣城,曾在皖南留下了许多著

8、名诗词。不得不说,山水田园诗在唐宋两代达到鼎盛有着其经济、政治、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