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要点

生化复习要点

ID:2779923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生化复习要点_第1页
生化复习要点_第2页
生化复习要点_第3页
生化复习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化复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棊酸残基的排列顺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屮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多肽链中所有院子的空间排布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Z间的立体排布,接触部位的布局等2.简单蛋白质完全有氨基酸组成结合蛋口质除氨基酸外,还含有其他非氨基酸成分单体寡聚蛋白3.全陋即结合酶,由酶蛋白和辅助因子构成。寡聚酶寡聚酶由2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亚基组成的酶多酶复合体多种酶靠非共价键相互嵌合催化连续反应的体系4.醜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介,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冇关的区域廨活力是指晦催化一定化学

2、反应的能力比活力代表酶制剂的纯度5.酶的激活剂一些物质可以改变一个无活性酶前体,使之成为有活性的酶,或加快某种酶反应的速率产生酶激活作用酶的抑制剂酶抑制剂是一类可以结合酶并降低其活性的分子6.蛋白质的等电点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溶液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的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了,呈电屮性,此时的溶液ph称该氨基酸的等电点7.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

3、过程盐溶在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中性盐,会增加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增强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的作用,从而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大。8.核酸由核百酸或脱氧核苜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核酸屮核廿酸的排列顺序9.高能化合物指体内氧化分解小,一些化合物通过能量转移得到了部分能量,把这类储存了较高能量的化合物10.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指冇机物包括糖、脂、氨基酸等在分解过程中的氧化步骤所释放的能量,驱动ATP合成的过程.在真核细胞屮,氧化磷酸化作用在线粒体屮发牛渗与氧化及磷酸化的体系

4、以复合体的形式分布在线粒体的内膜上,构成呼吸链,也称电了传递链.其功能是进行电子传递、H+传递及氧的利用,产生H2O和ATP.II•乳酸发酵:指糖经无氧酵解而生成乳酸的发酵酒梢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如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等有机物,产生酒楮、二氧化碳等不彻底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岀少量能量搜索的过程12.脂肪酸B氧化第一步:CH3-(CH2)14-COOH+ATP+CoASH在软脂酰硫激酶催化生成了CH3-(CH2)14-CO~SCoA+AMP+PPi第二步:CH3・(CH2)14-CO〜SCoA在FAD作用下脱氢生成了C

5、H3・(CH2)12・C=C・CO~SCoA第三步:CH3-(CH2)12-C=C-CO~SCoA水化成CH3-(CH2)12-CH(OH)-CH2-CO~SCoA笫四步:CH3-(CH2)12-CH(OH)-CH2-CO-SCoA在NAD作用卞再脱氢生成了CH3・(CH2)12・CO-CH2・CO〜SCoA+3ATP第五步:在辅酶A作用下硫解生成了CH3・(CH2)12・CO・CH2・CO〜SCoA+综上,一次脂肪酸B—氧化脱去两个碳分子生成5分了ATP,16酸经过7次B—氧化生成8个CH3・CO〜SCoA(乙酰辅酶A)

6、总过程: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酮体是脂肪酸在肝代谢的中间产物12.生糖氨基酸能通过代谢转变成葡萄糖的氨基酸牛酮氨基酸分解代谢过程屮能转变成乙酰乙酰辅酶A的氨基酸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一种―酮酸上的过程联合脱氨基作用转氨某与谷氨酸氧化脱氨或是嚓吟核昔酸循环联合脱氨,以满足机体排泄含氮废物的需求13.酶分了对底物有选择性,那种学说解释,要点?诱导契合沖说当酶与底物分子接近时,酶蛋口受底物分子诱导,其构像发牛有利于底物结合的变化,酶与底物在此基础上互补契合反应14.酶原激活由无活性的酶原,通过水解1个或儿个

7、特定肽键,构象改变,成为冇活性的酶。消化酚的酶原(胃蛋白酶原,胰蛋白酶原,胰凝乳蛋白酶原)和血液凝固酶的酶原(凝血輛原,纤溶酶原)。胃酸可以激活胃蛋口陆原。酶原可以贮存在其合成部位而没有引起细胞或纽织自我消化(水解)的危险,待细胞需要时再被激活。•酶原之所以没活性是因为活性屮心未形成或未暴露。15.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索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a、生物活性丧失(这是主要特征)b、一些侧链基团暴露:构彖改变c、一些物化性质改变:溶解度下降、易凝聚沉淀、旋光性改变

8、、粘度增加、光吸收性质增加、失去结晶能力等d、生物化学性质改变:易被醐水解等16.Tm值指把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变性作用是指核酸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双链解开,但共价键并未断裂。引起变性的因索很多,升高温度、过酸、过碱、纯水以及加入变性剂等都能造成核酸变性。核酸变性时,物理化学性质将发生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