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实验报告

渗透率实验报告

ID:27799077

大小:177.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渗透率实验报告_第1页
渗透率实验报告_第2页
渗透率实验报告_第3页
渗透率实验报告_第4页
渗透率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渗透率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石油大学(油层物理)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2・11・5成绩:班级:石工10・15学号:10131504姓名:于秀玲教师:同组者:秘荣冉岩石气体渗透率的测定实验目的1.2.巩固渗透率的概念,掌握气测渗透率原理;掌握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实验步骤。"•实验原理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大小。粘度为lniPa.s的液体在0.IMPa(1个大气压)作用下,通过截面积为1cm2,长度为1cm的岩心,当被液体的流量为1cm3/5吋,其渗透率为1pm2o根据达西公式,气体渗透率的计算公式为:k=2儿糾件X1000(10"3^

2、2)昭-用)(2-5)令©=2000/竹©鱼殂则“CQ)九厶(人-肋2002004式中,K—气体渗透率,IO'"??;a—岩样截面积,cm2;L—岩样长度,cm;片、P2—岩心入口及出口大气压力,0.lMpa;人一大气压力,0.IMpa;从一气体的粘度,mPa「sQ)—大气压力下的流量,c〃F/$;Qo『一孔板流量计常数,cm3Is饥一孔板压差计高度,mm;C—与压力有关的常数。C值表达式中,从取24摄氏度吋空气的粘度0.018371mPa.s,岩心下游压力P2等于大气压Po加上200mni水柱产生的压力,因此C值只是上游压力

3、P1的函数。测出C(或片、£)、饥、及岩样尺寸,即可求出渗透率。三.实验设备环圧阀上放空阀气源减压阀P1p2换向阀汞柱阀◎水柱阀(a)流程图供压阀干燥器压力耒9环圧丄供气汞柱C值恚中间水柱孔板放空阀孔板孔板水柱縫阀孔板水柱口—水拄阀□(©U汞柱阀中间水柱□□汞柱孔板山)控制面板图1GD-1型气体渗透率仪三.实验步骤1•测量岩样的长度和直径,将岩样装入岩心夹持器;把换向阀指向“环压”,关闭环压放空阀,打开环压阀,缓慢打开气源阀,使环压表指针到达1.2〜1.4MPa;2.低渗岩心渗透率的测定低渗样品需要较高压力,C值由C表的刻度读

4、取。(1)关闭汞柱阀及中间水柱阀,打开孔板放空阀;把换向阀转向“供气”,调节减压阀,控制供气压力为0.2〜0.3MPa(请勿超过0.3MPa,否则将损坏定值器);(2)再次把转向阀转向“环压”,缓慢调节供压阀,建立适当的C值(15〜6之间最佳)。(3)选取数值最大的孔板(这样可以防止孔板水柱的水喷出),插入岩心出口端的胶皮管上,缓慢关闭孔板放空阀;同时观察孔板压差计上液面,不耍使水喷出。如果孔板水柱达不到100mm,则调节C值,使之减小。如果还达不到100mm则应选取较小数值的孔板,直到孔板水柱在100〜200mm之间为止;(

5、4)待孔板压差计液面稳定后,记录孔板水柱高度值和孔板流量计常数C;(5)调节供压阀,改变岩心两端压差(即改变C值大小),测量三个不同压差下的渗透率值;(6)调节供压阀,将C表压力降至零;打开孔板放空阀,取下孔板;关闭气源阀,打开环压放空阀,取出岩心。三.数据处理与计算由岩样的几何尺寸久厶和测得C、0()八九的代入公式(2-5),即可计算岩样的渗透率。表1气体渗透率测定数据记录表样品编号I.cmDcm2orcm3IsC值(水银柱)nunk10~3///n2KIO-3/mi2STL-3a7.5802.51414.66312122.

6、0163.897161.47210145.0162.3309157.0158.188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求得:岩样截面积A=7rxA2=亦(弓兰尸=4.96W当C二12时,气体渗透率一储」2X1吧弩37.58。十沁”(如);200x4.964当010时,气体渗透率k2=丄=10x14.663x145.0x7.580=162.330x107(“加?);200A200x4.964当09时,气体渗透率CQ()九L200A_9x14.663x157.0x7.580200x4.964=158.188x10'3(/zw2)平均气体渗透率

7、163.897+162.330+158.1883X1O~3=161.472x10*(02)三.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使我巩固渗透率的概念,加深了我对渗透率的理解,并掌握了气体渗透率测定的原理。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并熟练掌握了气体渗透率仪的流程和使用方法,同时温故了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在实验过程屮,培养了我的耐心、细心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实验教材上的有些差别,这让我明白了,做实验并不是一步一步的按书上写的做,如果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选择最合理的方法去做,会得到更完美的结果,做出更准确的结论。最后,感

8、谢老师的精彩指导与讲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