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

ID:27792451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6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_第1页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_第2页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_第3页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_第4页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瀑布沟电站库区鹞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瀑布沟电站库区鹤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与治理设计黄春柯善军刘利勇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水电站水库蓄水运行后,塌岸、滑坡、浸没等库岸再造一方面威胁居民房屋安全、交通等公共设施,另一方而造成耕地损失,严重制约当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鸽子岩2号边坡塌岸预测,针对岸坡高陡的地貌特征和地层岩性复杂的地质特征,因地制宜地提出塌岸治理设计方案。关键词:库区;塌岸预测;治理设计;作者简介:黄春(1979-),男,四川大竹人,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地质相关工作。收稿日期:2016-05-24Received:2016-05

2、-241概述鹤子岩2号边坡塌岸区位于瀑布沟水库库区流沙河左岸东沟大桥右岸汉源县富林镇鸣鹿村,省道S306公路在高程约875m处通过,距汉源县城约11km,交通方便。瀑布沟电站水库于2009年10月开始蓄水,目前经历了5次完整的蓄水消落过程。在此期间,台地前缘受周期性水位抬升、消落及浪蚀作用,岸坡被淘刷、磨蚀、搬运,鹘子岩2号边坡前缘断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库岸再造,造成岸坡段垮塌,导致陡壁以上缓台区出现一系列变形拉裂缝,距离房屋仅约15~20叽目前,鹘子岩2号边坡塌岸已塌方土地面积约0.2hm,共影响土地面积约0.93hm,坟墓54座

3、,民房8间,公路100m,塌岸规模较大,因此,对该塌岸区进行工程治理十分必要。2基本地质条件该岸坡段长约168m,为覆盖层岸坡,高程860m以上地形较平缓,坡度约15°~25。,表部有农田;高程850^860m间岸坡由于垮塌形成塌滑陡壁,坡度约60°~70。;高程850m以下受库水浪蚀,静、动水压力等作用,地形变缓,坡度约30°(见图1)o该段岸坡地貌上属残留的III级基座阶地,基座地层为侏罗系益门组(Jly)紫红色薄~中厚层砂岩夹泥岩,基座840in高程,基座840^855m高程左右为冲积(QJ漂卵石层,厚约10^20m,局部夹

4、有厚1~2in砂层透镜体,结构较密实;高程855m以上为块碎石土层,厚约10~20ni,结构松散。图1鹘子岩2号边坡垮塌下载原图基岩为侏罗系紫红色薄~中厚层砂岩夹泥岩,产状:N55°~60°W/SWZ750~80。,为顺向坡。地下水可分为松散覆盖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东沟排泄。3塌岸预测3.1塌岸现状蓄水后,鹘子岩2号边坡覆盖层岸坡段垮塌,长约168m,后缘高程约860m,垮塌后缘形成垮塌陡壁,垮塌陡壁以上缓台区出现一系列变形拉裂缝,裂缝一般长5~10m,弯曲延仲,距离房屋仅约15~20mo根据现场调查

5、分析,鹘子岩2号边坡塌岸变形主要原因为:(1)岸坡由漂卵石层夹砂层透镜体及表部块碎石土层组成,临库岸坡地形较陡,坡度达40°~45。,自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是岸坡塌岸及变形的内在地质原因。(2)库水作用是土质坡体塌岸及变形的主要外在原因,一方面受水的浸泡作用,使坡体漂卵石层、块碎石土层浸润,力学强度降低;另一方面受库水浪蚀,消落静、动水压力等作用,产生了受库水影响的塌岸及变形。3.2塌岸进一步发展趋势分析该段岸坡地貌上属残留的III级基座阶地,岸坡段高程860m以上地形较平缓,坡度约15°~25°,堆积物势能较低,综合坡体地

6、形地质条件分析认为,形成大规模整体式塌滑破坏可能性不大,局部地渐进式垮塌是该段岸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方式。为预测岸坡塌岸范围及规模,根据现场调查的边坡经历了5次完整水库消落过程后的水下稳定坡角,并结合有关规范和汉源附近相关工程经验参数,该处塌岸预测的主要土体稳定坡角建议值见表1。塌岸预测采用两段法,按图解法进行预测(见图2),岸坡段塌岸后缘高程约883m,塌岸宽度50〜700),共影响土地面积约0.93hm,坟墓21座,民房8间,公路100m。表1塌岸预测稳定坡角建议值下载原表图2预测塌岸范围示意下载原图4工程治理设计4.1设计思路

7、及方案拟定该段岸坡整体较稳定,前缘因水库蓄水位升降、浪蚀作用,导致塌岸和库岸再造,已造成临库约0.2hm耕地坍塌,为了恢复耕地,并保护后部耕地、房屋等安全,主要采用固脚、恢复耕地等综合防治措施。该岸坡高陡,边坡高度约50叫若对下部进行固脚,基础不存在塌岸影响,但工程量巨大,因此,固脚宜选择在边坡中上部。固脚位于边坡中上部,边坡仍存在再造,固脚基础须埋置于塌岸线以下,固脚挡墙除满足挡墙稳定要求外,挡墙工程治理后,还应满足边坡稳定性要求。最终工程治理总体设计方案为“衡重式挡土墙+砂卵砾石回填复耕”。3.2治理工程设计4.2.1工程等级

8、及设计标准本工程治理主要针对乡村农[□土地,貂子岩2号边坡塌岸区已损失耕地面积约0.2hm,预测共影响耕地约0.93hmo根据《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DL/T5064-2007)规定,综合考虑木工程防洪标准重现期取为5年。按照《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