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

ID:27791162

大小:89.7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_第1页
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_第2页
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_第3页
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_第4页
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纳米颗粒的人小及其表面特征使得其在药物制剂的应用中脱颖而出。本文对目前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中应用的情况进行综述,并对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关键词】纳米技术;纳米颗粒;药物输送系统【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3993-01纳米技术指的是在1-100纳米尺度的原子、分子或者大分子所进行的研究与技术的总称,它们能够为许多纳米尺度的现象提供理论基础,并且利用纳米结构来发挥它们特有的性质和功能

2、。近年来,纳米技术在科学的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越来越普遍,已经延伸到的科学领域如组织工程、分子影像、药物输送(基因或蛋白多肽的输送)及高通量筛选等等。其中纳米技术在药物输送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最引人注目,纳米颗粒的大小及其表面特征使得其在药物制剂的应用中脱颖而出。1智能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纳米技术给药物输送系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屮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智能药物输送系统(SDDS),也被称作刺激敏感性输送系统。这个概念基于聚合物系统的物化性质在受到环境刺激时迅速改变的特征,这吐刺激包括:物理因素(温度,应力,超声,电荷,光等)、

3、化学因素(pH,离子强度等)、生物信号因素(酶类,生物分子)等等[1]。在应用中,可以根据这些刺激设计“开关系统”,SDDS能够利用“开关系统”进行程序化和可预测的方式释放药物,达到增强疗效并降低系统毒性和副作用。与传统的药物输送系统相比,SDDS具冇更多的优点。传统的药物输送系统以预设的药物释放速率释放药物,不随生理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药物释放速率。而SDDS则是一种“按需释放”策略,它允许药物载体在需要的时间内并口在特定的环境刺激下释放出治疗药物,如自调控胰岛索给夯系统,它能够根据环境血糖水平的变化来释放胰岛素[2]。S

4、DDS也已经应用于抗肿瘤领域的研究,由于实体瘤具冇微酸环境,所以装载抗肿瘤药物的pH敏感的聚合物胶束在肿瘤部位便引发了聚合物胶束的破裂溶解并释放内容物,如包含阿霉素的PEG-b-PHis胶束能在pH6・8[3,4]时有效地杀伤耐约性细胞株MCF-7oSDDS能够显著提高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也止是利用这种促进性的靶向能力,才使得该系统以较小的副效应为前提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疗效成为可能。2纳米技术与靶向药物输送系统靶向药物输送系统(TDDS)利用载体的性质以及肿瘤组织的EPR效应来靶向病灶部位。靶向部位常分为三级,分别依次为靶

5、器官、病灶细胞和具体病变细胞的细胞器,日前对于前两级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第三级水平的研究才刚开始[5-8]o靶向药物输送系统分为被动靶向和主动靶向两种。被动靶向主耍是根据药物及载体本身的性质,使得药物靶向载体被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摄取(尤其是肝Kupffer细胞),然后被运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肝、脾等,如常见的一些靶向制剂有脂质体、微球、纳米囊和纳米球等。与被动靶向不同的是主动靶向药物输送系统,药物载体经过修饰以后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就像导弹一样被定向地运送到靶部位。如在载药颗粒表面修饰特定的配体或抗体,能够使得粒子主动靶

6、向具有相应受体和抗原决定簇的细胞。现在研究得较多的主动靶向制剂包扌舌长循环脂质体、免疫脂质体和免疫纳米球等等,可以看出,主动靶向的高针对性减少了一些药物作用的盲目性,可能成为未来靶向制剂的主流。EPR效应指的是实体瘤的高渗透性和滞留效应,主要是肿瘤细胞在快速生长的过程中,为了维持营养和氧份的供济,释放了各种生长因子如EGF、VEGF等,促使肿瘤血管新牛,新牛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非紧密连接引起血管渗透性增加、平滑肌层缺乏、血管间隙疏松及淋巴回流缺失等原因,从而造成血管对一定粒径范围内的大分子物质、纳米粒等具有高通透性和滞留

7、性。利用肿瘤部位的特殊病理生理结构,我们就可以实现肿瘤组织的被动靶向治疗,目前已经上市的肿瘤被动靶向治疗制剂有阿霉素脂质体(Dox订)、多柔比星脂质体(Daunoxome)>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Abraxanne)等[9]。肿瘤组织除了被动靶向治疗外,还可以采取主动靶向治疗,主要是利用能与肿瘤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受体相结合的配体如抗体和多肽來修饰纳米夯物载体,使其特异性与肿瘤细胞的结合,增加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10,ll]o常见的靶向配体如叶酸或转铁蛋白,药物载体修饰叶酸或转铁蛋白后即可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叶酸受体或转铁蛋

8、白受体,特异性与肿瘤细胞结合,实现肿瘤主动靶向[12,13]o近年来,主动靶向制剂作为脑内药物靶向输送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科研人员广泛关注,经靶向功能分子修饰后的纳米载体具有脑靶向作用,可作为提高药物脑内浓度的理想的策略。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有多种特异性的受体,主要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转铁蛋白受体(T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