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

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

ID:27774268

大小:6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6

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_第1页
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_第2页
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_第3页
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_第4页
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  论文关键词: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实现途径 论文摘要:随着非营利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组织公共责任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尤其当人们发现这个领域并非一片净土时,有关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1]实现途径的问题就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非营利组织履行公共责任的主要现实途径包括董事会治理、自我规制、公开透明、组织支出等。造成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产权配置、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组织垄断等。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多种因素共同促使人们给予非营利组织的责任问题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组织自身的快速

2、发展,以及伴随于此的组织权力的扩张。相关统计表明,国际非政府组织在1909年只有176家,而在2000年左右这一数据则达到40000,其中有90%是在20世纪最后30年形成的。这种快速发展的势头同样发生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非营利领域中。据统计,在50年代,中国的全国性社团只有44个,60年代不足100个,地方性社团大约在6000个左右。到1989年,全国性社团和地方性社团的数量分别剧增至1600个和20余万个。1997年,全国县级以上的社团达到18多万个,其中全国性社团为1848个[2]。1999年,全国各种形式的民间非企业单位总数达到70多万个[3]。

3、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单纯数量的增长,更加体现为活动技能的提升和权力的扩展。对于当前的许多非营利组织而言,它们已不再满足于依靠自身来提供一些具体的社会服务,而是试图通过倡导以及游说等活动来达到社会的根本改善。此外,由于拥有长期与特定社会群体打交道的经验,使得非营利组织人士具备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资格,而这种资格又增加了非营利组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和权力。作为一种回应,非营利组织的责任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4]。  如果说组织数量的快速发展、社会影响力的日益扩张,使得人们对非营利组织的责任的关注成为必要,那么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在非营利领域中的诸多

4、弊案则进一步使人们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自美国联合之路(Unitedony因诈取该组织的弊案被披露后,发生在非营利领域中的诸多丑闻被陆续揭露出来。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新世纪慈善基金会创建人兼主席JohnBent因诈骗被判刑;阿德菲大学(AdelphiUniversity)主席PeterDiamandation因奢侈浪费被迫辞职;俄克拉何马州儿童福利院的主席因滥用资金而被迫辞职[5]。在亚洲国家有关非营利组织行为不当和贪腐行为的报道也是时有出现。中国残疾人基金会及其所属的康华公司曾因内部财物管理混乱、不遵守非营利目的等而受到处罚。在资金管理方面,曾发生过

5、中华体育基金会的20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的1810万元“丢失”的事件[6]。2005年,新加坡国家肾脏基金会主席杜赖及其董事会全体成员因享受与正常收入不符合的奢华生活,及其基金使用缺乏透明度引起公众不满,于7月14日集体辞职[7]。当弊案持续、广泛地发生后,无论是对于非营利组织本身而言,还是对于政府以及普通民众而言,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问题已不再仅仅是停留在纸面上的理论问题,而更是一个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  此外,近些年来,随着行销概念在非营利领域中日益成为一种流行的话语,募捐成本问题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非营利组织行政成本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

6、的关注。在营利组织领域,成本问题可能仅仅是一个组织行为的效率问题,而在非营利领域,成本则可能更多的意味着某种组织责任。当一个非营利组织在采取了各种行销手段后以99元的成本募得100元的善款时,这种行为往往就会被视为不仅是一种低效的募捐行为,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二、履行公共责任的途径选择    就如何实现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而言,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其中既有一些基于特殊国情而形成的独特经验,也包括一些具有共性特征的经验。本文主要对其中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做法进行概括和评述,其中主要包括非营利组织董事会的建设、组织的自我规制、组织

7、的公开透明以及组织的支出规定等。  (一)董事会与非营利责任  鉴于董事会在非营利组织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现实中发现的诸多非营利弊案几乎都与组织董事会相关,因此,有关董事会治理与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关系的讨论一直是非营利组织  在有关非营利组织的意思自治权方面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方认为,组织意思自治原则意味着合理的行政费用比例基于捐助人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商定,而任何外在的硬性规定都从根本上违反这一原则。进一步可以认为,非营利组织甚至没有义务公开它们的行政费用,在这一问题上它只对捐赠人负责。另一种观点则反驳道,自从非营利组织享受各种税收减免优

8、惠的那一刻开始,非营利组织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私主体了,在相关财务问题上应该受到政府的某种监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