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67118
大小:6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5
《塑造活力师生”,构建活力校园”的实践设计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 塑造“活力师生”,构建“活力校园”的实践研究 (课题申报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基于对我校前期省级课题深化研究的思考 我校于2001——2005年间进行了两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其一为省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伙伴关系构建的研究》,该成果获省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其二为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良好伙伴关系构建的小学生有效交往策略研究》,该成果已获得杭州市第21届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经过以上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有效交往的平台得以建立,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交
2、往中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学会了尊重、理解、宽容、自信,乐于过集体生活,并能很好地与人交往、沟通、合作,并体验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学生间互帮互助、友好合作的氛围已形成。但我们也认识到,我们的研究还须进一步深入与完善,首先是对学生的定位,我们的研究最终要培养的是怎样的儿童,在上述研究中没有明确提出;其次是对教师的定位,在前两个课题中并没有过多涉及对教师的研究,也就是说没有从教师的角度,比如说观念、人格、心理、行为等层面来研究对学生的发展;最后是对学校的定位,我们还没有从构建校园文化的高度来审视上述两个课题,我们迫切需要通过深化研究来形成和
3、巩固我们独特的校园文化,从而拓展学校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基于从校园文化建设对师生发展重要性的思考 学校的魅力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就是一种吸引、教育人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特征。学校没有文化,也就不成其为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也认为,人的发展及其才能的养成,是遗传、教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不仅受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地改变环境,这个环境又
4、进一步影响他人和自己。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乃至受教育者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后,也会把这种特有的文化印迹带到工作岗位上,对社会文化、社会心理、民族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健康且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会产生一种无形推动力,激发师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反过来不良的校园文化则是一种破坏力,他使人消沉松懈,精神涣散,缺乏学习内驱力,缺少进取精神,整体素质的发展显出不和谐的旋律。这充分说明了校园文化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
5、健康成长有着特殊的影响。 (三)基于对当前师生学校生活状态尚缺活力的思考 ...... 2005年8月27日 ,中国人民大学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其结果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的生活状态堪忧啊!美国贝克斯特研究也发现,在一个能体谅别人
6、的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也会表现出体谅的态度;在一个不为常规和个人偏见所约束的教师影响下,学生也会富于创造性;一个厌倦失望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往往是没有生气和无精打采的。由此有专家呼吁:没有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何谈有生机的下一代!100%投入的教师,才能有100%满意的教育! “人最初不过是动物”这个事实意味着:自从出生,人就有原始的活力。婴儿、小孩天然地具有活力。很多活力并不需要教师去培育,婴儿、小孩的身体内部已经蕴藏了活力。许多孩子在他们童年的早期像小鸟一样可以快乐地在天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许多不同的角色,从满脸污垢的
7、小捣蛋鬼到展翅高飞的雄鹰。可是,几年学校生活之后,他们大多数再也不能像鹰一样自由飞翔了,他们已变成了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改编自《本能的缪斯》)学生功课繁重、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太大,“活着真累”、“活得好没意思”等话语竟成了小学生的流行语和口头禅。我们可以想像上课的时候,老师是不是很喜欢说“上课认真听讲,不要做小动作”、“不要讲小话”?“听话、老实”的孩子是老师的最爱。可见,学生的生活状态也亟待改变。 我们认为,闯出办学新路,创办特色学校,是每个学校的追求。学校教育注重品牌效应,良好的品牌的树立是要靠塑造内在的品质来实现的,而
8、师生的群体形象是学校形象的最外在的表现,也是决定一个学校是否能被公认“优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基于以上几个层面的思考,我们提出《塑造“活力师生”,构建“活力校园”的实践研究》课题,试图通过“校园文化”的构建,塑造充满活力的教师和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