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66598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方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方案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儿童和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中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改革方案中,科学探究被列为中小学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最关键和最基本的要素,以儿童亲自动手的方式开展科学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这些科学教育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态度,也培养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和态度。“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
2、项目是在了解国外科学教育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总结我国中、小学和幼儿科学教育取得的经验,吸收和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的先进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做中学”科学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儿童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方法,使儿童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必要的基础
3、。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强调以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未来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以面向全体儿童基本素养的培养为首要原则,关注科学教育的平等机遇和基础性,“人人参与”是“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重要标志。要重视在贫困地区的学校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基础教育新课程是“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的工作基础。“做中学”科学教育的开展也将为中小学科学课程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基础教育课程的持续发展。 二、“做中学”科学教育倡导的准则 “做中学”科学教育是以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为切入点,进而对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教
4、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进行改革的实验,可以结合科学课程的实施和各类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科技活动进行。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应遵循科学求知活动的规范要求和儿童学习、认知规律。 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应遵循以下准则: 1、面向每一个儿童、尊重儿童间的差异。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 2、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5要鼓励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尊重事实,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责任心,善于与人合作;有进取心,乐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5、,为他们未来能适应社会,幸福地生活打好基础。 3、教学案例应来源于生活,从周围取材。依据国家制定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科学教育的要求,灵活多样地开发与设计突出本土化并体现地方特色的案例。案例应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要有利于儿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拓展儿童的视野。 要关注和重视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应从孩子们身边选择易于获得的和有教育价值的物品,作为他们的操作材料。 4、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发现过程。“做中学”的核心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
6、发现的过程: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发展孩子们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孩子们提供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内容和具有适宜结构的材料;引导孩子们观察和发现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解决问题;为孩子们的探索发现铺路搭桥,促进他们亲历发现过程;指导孩子们学会使用科学探究记录本,记录探究过程和所得出的结论,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引导孩子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发展他们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6、采用激励性评价。评价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激励,
7、都有成功的体验,都拥有自信心,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发展。不仅要注重孩子们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的过程。要关注孩子们是否在原有水平上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更要关注孩子在探究过程中是否积极投入、尊重事实、有独到的见解、能设法解决问题、能接纳同伴的观点、善于与同伴合作和交流。 7、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进行科学教育。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合作,是开展“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的必要条件。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将各自领域的规律与工作经验结合在一起,共同合作进行科学教育,将对“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的顺利实施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8、 8、充分动员社区、家庭和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支持科学教育。5各地现有的科技场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都是科学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提倡这些资源向孩子们开放,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场所和设备支持。同时提倡科技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