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董茂田(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医院江苏淮安223200)【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差异不明显。观察组Hp清除率为96.7%,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观察组上腹疼痛
2、在治疗后3d消失率为93.3%,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0.05)o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缓解疼痛,改善患儿牛存质量。【关键词】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小儿消化性溃疡(PU)在临床较常见,多由幽门杆菌感染导致,使原木对食物进行消化的胃蛋白酶和胃酸将自身十二指肠壁和胃壁消化,对黏膜组织造成损伤,引发小儿消化性溃疡,是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总称。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⑴。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年5月收治的小儿消化性溃疡
3、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纯应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患儿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10岁,平均(6.8±1.5)岁。Hp检测均为阳性,并均经胃镜检查确诊。其中18例为胃溃疡,32例为十二指肠溃疡,10例为复合溃疡。均以不同程度的胃腕部胀满、疼痛或伴暧气、反酸为临床主要症状。随要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一•般资料上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两织均给予雷尼替丁(2-6)mg/(kg?d)饭前分2次口服,并给予
4、克拉霉素(15-30)mg/(kg?d)分2次,阿莫西林70mg/(kg?d)分3次饭后口服,在行1周的治疗后,清晨顿服奥美拉n*0.6mg/(kg?d)o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行3周维持治疗后。加用中药服用,具体组方为白术12g,甘草6g,陈皮9g,大黄九,当归9g,黄连丹参9g,水煎服。1.3效果评定治愈:对患者行胃镜检查,溃疡病灶进行瘢痕愈合期或消伯,临床症状消失;好转:胃镜检查溃疡病灶缩小50%,或正处于愈合缩小期,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50%,溃疡仍处于活动期,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
5、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差异不明显。观察组Hp清除率为96.7%,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观察组上腹疼痛在治疗后3d消失率为93.3%,对照组为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农1两组临床治疗后各指标比较[n(%)]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临床导致小儿消化性溃疡发生的
6、病理因素较多且繁杂,胃黏膜丧失保护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均为重要的引起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因素。另外,药物、胃肠肽作用、精神、环境、遗传、胆汁反流、胃排空延缓等,均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雷尼替丁可对组胺产生抑制作用,诱导胃酸分泌,属H2受体阻滞剂,对乙酸胆碱和促胃液素引起的胃酸分泌同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溃疡面的愈合方面无明显优势奥美拉呻通过在胃壁细胞上作用,属质子泵抑制剂,对H+泵的功能起到抑制作用,且此种抑制存在不可逆转性,还可刺激胃泌素的分泌,使胃泌素在血清中的浓度提高,进而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利于溃疡愈合。故小儿消化性溃疡采用西药治疗,可获
7、得一定临床效果[2]。就中医理论对本病进行分析,其病因为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引发胃痛,气滞则造成血瘀发生,时间长久的情况下对气血的运行造成影响,使血瘀气滞加重,故在对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活血化瘀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应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组方治疗,具有健脾疏肝、调理脾胃机制、清热燥湿、消肿生肌、理气活血、止血定痛、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功能和抗炎的作用,使内环境得到较好的调理,平衡内循环。当归平衡肝脾枢机、理气疏肝;白术止痛柔肝,可配合调整人体内环境,与西药联用,可使Hp消除,对溃疡愈合起到促进作用,并使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