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

ID:27753935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_第1页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_第2页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_第3页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_第4页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史雜主义视随^的中国话语构建问题2016-09-2013:48:46理论导刊2016年9期李建芳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举世瞩目,但中国话语的缺失也毋庸置疑,中国软实力的提升需耍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构建屮国W语。屮国诏语是对屮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系统的理论性表达,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构建中国话语,要注重三个方面:在认识和处理多重“关系”中把握中国话语问题,处理好屮西关系、古今关系、后现代与现代关系以及社会话语、生活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的关系;在实践屮认知和提炼屮国话语,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构屮国话语的实践基础、动力与检验标准;从主体性维度构建中国话语,坚持历时性与共时性主

2、体、宏观与微观主体、目标与过程主体、话语构建主体和话语本体的统一。关键词:屮国话语;构建;屮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主体性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6)09-0058-05引言21世紀中国的崛起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实践成功与中国话语滞P之间的矛盾非常灾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山:“n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在解读巾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

3、开的境地。在国际上,屮国道路的话语权几乎由西方来主导,从表象上看似乎是西方国家站在中国立场上谈论中国,实则拿着西方标准和需要来“臆造中国”,形成丫面目全非的"他者中国”的现象。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与国际形象的槊造需要中国话语。话语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源起于现代两方以索绪尔和维特根斯坦为代农的语言哲学,索绪尔对语言进行了历时性、共时性结构分析:维特根斯坦从逻辑实证角度与丨I常生活的语用角度对语言进行了哲学分析,后期在对私人语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语言足一种有社会规约性的符号系统”。后来随着现代语言哲学研究的深入,语言研宄从言语、语用等角度研究向语言运作的内在机制转化,福柯从权

4、利与话语的关系对其进行了透视,认为话语是连接知识和权力的语言学回声。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初从物质与精神关系角度阐述语言问题,认为“语言和意识a•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力我自身存在的、现实的语言”。[2]81从马克思主义原则与立场分析话语,其至少包含四层内涵:首先,话语足棊于实践的一种稳定意识的语言表达,对实践的综合反映并反作用于实践。区别于“一般意识”,话语足反映现实人的实践活动与关系的意识,实践是话语产生的现实土壤。但是,话语也并非“自说自话”的语言符号,而是为了向“他者”表征自我,实现交流或达成共识的主体间沟通媒介。马克思指

5、出:“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霈耍产生的。”[2】81沟通的需耍是产生话语的动力。伽达默尔认力语言只有通过相互沟通理解j具有现实性。因此主体性与主体问的统一足话语的重要原则。其次,从话语形成路径分析,其是基于文化传统与现实的基础上的0不而L通过理论工作者提炼而成的相关理论。一方面话语足传统义化传承的体现,传统是W语形成的“元资源”:另一方而,话语理论构建路径一定是自下而上的,植根于生活实践的,而非理论工作单纯的理论推演与自我创造。国际上,任何强势话语的形成并转变为一种主流思潮,都不能脱离对自身文化精祌的传承,都足对“活生生”实践的总结。第三,从话

6、语的构成要素分析,一般具有四个要素:实践的支撑,足话语形成的物质基础;文化价值的支撑,足话语建设的精祌灵魂;话语范式的支撑,是话语表达载体:学理的支撑,是话语合理性与合法性的理性表达。网个部分缺一不可。构建屮国学理性支撑话语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学界fl专家强调“有理好好讲”,比如,中国当前讲“公正”,从学理的角度应厘淸中国的“公正”与西方所言的“正义”殊冋,以及UJ•行性的论证,这样才能和“他者”沟通,由语言符号转为实践话语。第四,根据话语表征客体的层次划分,可以分为宏观话®与微观话语。宏观话语指国家、社会发展的系统宏观理论、制度等:与之相对,微观话语则是指针对实际屮存在的具

7、体I'ri]题的解决形成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微观话语是宏观话语实践层面的具体体现。根裾话语表征客体的类型,乂可以分为意识形态话语、社会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那么,如何由“话语中国”传递中国声昔,改变“他者中国”现象?笔者认为,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注重从“关系”、实践、主体性三重维度分析并据以构建屮国话语。一、在认识和处理多重“关系”中把握中国话语屮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进步更不能缺少中国。随着合作共蠃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屮国对世界的贡献更加凸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屮说,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民族国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