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ID:27719831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上传者:U-991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1页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2页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3页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山东省临胸县辛寨中心卫牛院262610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诊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0例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胃肠镜检查组(对照组)与无痛胃肠镜检查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无痛胃肠镜检查能大幅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牛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消化内科;临床价值0引言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无痛胃肠镜检查技术具有无痛、治疗效果好等特点,深受广大消化道疾病患者认可。我院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无痛胃肠镜的应用价值,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1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口0例与实验组55例。对照组中,男31例,女34例,患者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41.5±3.7)岁,患者体重57-82公斤,平均体重(63.1±2.6)公斤。实验组中,男33例,女22例,患者年龄16-64岁,平均年龄42.1±3.2岁,患者体重55・81公斤,平均体重(62.7±2.4)公斤。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排除标准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患者排除此次试验:(1)曾经接受过胃肠镜检查; (3)高血压、高血脂患者;(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4)心、肺、肾等脏器存在严重器官病变;(5)糖尿病患者。1.3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胃肠镜检查。实验组采用无痛胃肠镜检查。具体操作内容为:(1)患者在接受检查前6小时禁止饮水,10小吋内禁止摄人食物;(2)医护人员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并设置鼻吸管保证检查期间患者氧气供应;(3)以静脉推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药选择0.1毫克芬太尼、1.5毫克咪达挫仑、35毫克丙泊酚和1毫克氟呱利多;(4)在患者进人睡眠状态后开始进行胃肠镜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根据患者反映酌情增减麻醉药的使用量;(5)医护人员时刻注意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情况,每隔10分钟进行记录。1.4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治疗效果采用临床观察指标。具体内容包括检查前和检查中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与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秀:患者生命体征无显著变化,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良好:患者生命体征出现一定波动,在检查期间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但程度较轻;差:患者生命体征波动较大,检查期间不良反应较严垂。治疗总有效率二优秀率+良好率。治疗效果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问卷总计100分,86-100分表示非常满意,71-85表示基本满意,60・70表示良好,低于60为不满意。治疗总满意率二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良好率。1・5统计学方法。采用5P5517.5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2结果2.1治疗效果对比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秀17例,良好31例,较差17例,优秀率30.91%,治疗总有效率69.09%。实验组治疗效果优秀29例,良好23例, 较差3例,优秀率52.93%,治疗总有效率94.55%O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下表。2.2治疗满意度对比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基本满意13例,良好9例,不满意21例,非常满意率34.55%,治疗总满意率61.83%。实验组非常满意26例,基本满意17例,良好8例,不满意4例,非常满意率47.27%,治疗总满意率92.73%。实验组治疗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讨论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我国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胃肠镜检查是消化内科用于临床诊断的常用方法。胃肠镜能准确对患者消化道内的病变进行检查,并采集活体组织进行更详细检查。同时,胃肠镜还能进行止血、摘除息肉、切除肿瘤等造作。胃肠镜检查优点显著,但检查过程中会对患者造成一系列较为强烈的刺激叭绝大部分患者在胃肠镜检查中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造成患者对胃肠镜检查产生抗拒,进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不断恶化,最终甚至威胁生命。据相关资料调查表明,患者在进行胃肠镜检查期间,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会出现较大变化。若患者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类疾病,在胃肠镜检查时很有可能造成患者发病。因此如何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的焦点。无痛胃肠镜技术的出现,为消化内科疾病检查提供了新的选择。与传统胃肠镜检查相比,无痛胃肠镜最显著的特点在于检查期间患者受到的伤害极小,能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检查期间的耐受力,提高治疗效率,有效避免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进行麻醉剂注射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身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发生率,还能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在进行检查前,医护人员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各项禁忌、麻醉适应症等,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从而在根本上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次实验中,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治疗总满意率92.73%O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9.09%,治疗总满意率61.82%。实验组治疗效果与总满意率大幅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各项生命体征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该结果充分表明,与传统胃肠镜检查相比,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患者安全性、满意度、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⑴郑东阳,颜丽卿•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临床应用的对比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06)⑵许玲,李鲜艳•无痛胃肠镜诊疗在消化内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S2)[3]梁雪华,张端,王艳明.清醒胃肠镜与无痛胃肠镜检查构成比调查与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3(23)[4]鲁春刚,唐宏伟•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卩]・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4)⑸祝明衡,陆元举•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31)⑹杨成俊,贺学红,张丽•无痛胃肠镜在胃肠诊疗中的应用分析卩]・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0)[7]程宏伟,高伟民•应用无痛胃肠镜诊治消化内科疾病82例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