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18321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与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研究与探讨徐倩彭金璋杨唸吉首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促进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而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薄弱环节。文章结合一般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解决的方案。【关键词】高校管理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1-0008-02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教育系统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目前,高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
2、管理方法基木上实现了日常教学管理信息化。因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实践教学存在投入与建设问题,管理体系庞大混杂、体制欠完善、理念落后等因素,特别是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其他工作。为提高实践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应加快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一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体系庞大混杂,缺乏系统的规划和管理近年来,地方高校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力度,新建了“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省实验示范中心”、“校内外实践基地”等,硬件建设“量多”,然而资源零散不成体系,没有规范的统筹规划和系统的整合,这使得
3、实践体系信息化平台难以实现。2.实践教学内容数据庞大、混杂、不标准化实践教学内容缺乏革新,实践教学内容纷繁复杂,大到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资源库,小到实验项目、实验设备、实践基地数据、课件、电子图书、学牛技能培训具体数据基础信息无关联,不成体系,各种海量数据不规范,增大了信息建设执行的难度。1.管理体制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标准化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造成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指导性和规范操作的可执行管理制度。2.管理理念滞后,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低因管理理
4、念没有及吋更新,同时缺乏系统、阶段性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部分管理人员停留于按部就班的、机械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管理理念落后,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够,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二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解决方案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系统化,数字化使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性能可靠,标准统一,网络化使信息资源可以网上共享,活动吋限制少,人际合作容易实现。在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实践教学信息化必须统筹考虑、周密部署、逐步实现,在建设过程中要解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制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平台环境的网络化,管理理
5、念更新及提高管理者信息化意识。1.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实践教学管理是庞大的体系,包含的内容多,涉及的面广,从校内实验室到校外实践基地,从实验课程到学生自主创新技能等;存在数据分散,包括实践教学管理信息教务系统的教务信息、人事部门的人事信息、物资管理部门的设备信息等。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我们应对学校各部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学校、院系各级开发和制作标准,规范实践教学大纲等实践教学资源为一体的信息资源库资源数据库,构建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这个信息化平台分为8个模块:访问控制管理、实验管理、实习见
6、习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实践基地管理、课程设计管理、自主创新职业技能管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访问控制模块:由学校、教务处实践科、院系组成三级实践教学管理组织,进行分层授权访问控制管理,规范了管理秩序,同时对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实验管理模块:包含实验教学、实验设备仪器、实验室,按教学计划中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实验项目;通过共享的信息化平台对实验室及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实习、见习模块:实习分为工厂实习、教育实习两大类别;见习分为课程见习和企业工厂见习。根据信息平台,可直接了解和分析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要
7、求,更加完善实习、见习的管理。毕业论文(设计)模块:加强对毕业论文信息化包括建设论文选题指南的数据库,学生选题及论文进展情况的查询信息平台,保障毕业论文这个实践环节顺利进行。实践教学基地模块:为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必须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信息化管理。企校密切合作构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章立制,统筹管理,资源共享,提高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效益。课程设计模块:针对一些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某个专业的课程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0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有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创新职业技能模块
8、:通过灵活多样的运行模式,课外科技小组、协会的形式创新活动团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类专业协会主办科技创新竞赛;设定学生科学研究项目,鼓励和引导学生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