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方案专家共识[介入学组]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方案专家共识[介入学组]

ID:27718119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方案专家共识[介入学组]_第1页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方案专家共识[介入学组]_第2页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方案专家共识[介入学组]_第3页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方案专家共识[介入学组]_第4页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方案专家共识[介入学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范方案专家共识[介入学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目前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脑血管病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根据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世界卫生组织监测心血管疾病的趋势和决定因素研究(MONICA)前瞻性研究(调查人群涵盖我国16个省市约330万人)和1986年全军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回顾性研究(研究人群涵盖我国的29个省市580万人),脑卒中病死人数占城市死亡人数的20%、占农村死亡人数的19%;全年龄组平均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16/10万,平均年龄标化患病率为3/1000,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血管

2、病约占80%。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脑供血动脉的狭窄所导致的血栓形成和栓子脱落引起的脑动脉栓塞和脑梗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丰要病因之一。据国内外报道,20%~3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直接发病原因是颈动脉狭窄。因此,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一步发展即脑梗死的发生;其二是解除颈动脉狭窄所引起的一系列脑缺血症状。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大动脉炎(takayasuarteritis)及纤维肌肉结构不良(fibromusculardys

3、plasia)等;其他病因如外伤、动脉扭转、先天性动脉闭锁、肿瘤、动脉或动脉周围炎、放疗后纤维化等较少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和美国,约90%的颈动脉狭窄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在我国中青年患者中,大动脉炎也是比较常见的病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主要累及起始部及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在粥样斑块的基础上,可以产生附壁血栓和微栓子脱落;斑块内出血、纤维化和钙化引起狭窄进行性加重;血管壁溃疡、夹层及动脉瘤形成产生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病理变化。最终导致颈动脉狭窄、闭塞及脑组织的缺血和梗死。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血管内介入治

4、疗和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CEA曾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标准方法。介入治疗包括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rotidarterstenting,CAS)和颈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CAS由于其微创和适应证广,近年来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但CAS能否取代CEA成为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法,临床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为严格CAS的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减少术中和围手术期并发症,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特召集业内专家暂制定此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此共识是根据专家的临床经验和参

5、考相关文献制定的,缺乏我国自己经过严格科研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资料证实,因此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本学组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多中心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制定完善的操作指南。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专业技术参考资料WORD格式整理颈动脉狭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脑和眼的缺血症状。病变累及大脑前循环供血动脉即颈总、颈内动脉者,可有头晕、头痛、晕厥、一过性黑矇、失明等症状;但其典型临床症状为短暂脑缺血(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即一过性肢体无力和麻木,以及短暂性偏瘫发作。病变累及大脑后循环即椎动脉

6、者可出现椎基底动脉缺血表现,如眩晕、晕厥和恶心等。严重者可发生卒中即脑梗死。脑梗死根据累及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如偏瘫、语言和听力障碍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也有部分患者仅表现脑白质缺血引发的功能性神经损害,如记忆力、计算能力或定向力减退以及嗜睡等。体检: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闻及颈动脉血管杂音,视网膜贫血等。二、影像检查方法目前,颈动脉狭窄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彩色血流多普勒超声(CFDS)、CTA、MRA、DSA和血管内超声(ⅣUS)。除急诊患者以外,术前至少应进行以下两项影

7、像检查以相互印证。1.CFDS:包括实时声像图检查、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检查和三维血管成像检查等,能准确提供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管壁厚度及血流速度等信息。但是,CFDS诊断结果受操作者的经验及设备情况等影响较大,适用于可疑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筛查。2.CTA: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区分微细的密度对比度差异,在诊断血管壁钙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在管腔狭窄程度的判断上,与血管造影诊断的符合率仅为90%左右。3.MRA: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效果与CTA相似,对钙化的显像和判断方面较CTA差。对血管狭窄程度的判断上,MRA倾向于夸

8、大病变,常无法区分严重狭窄和闭塞。与血管造影诊断的符合率与CTA类似,在90%左右。4.DSA:目前仍是诊断血管病变的“金标准”,能准确显示血管的狭窄程度和范围,是制定治疗方案的最终依据。在DSA上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测量和分级方法参照北美颈动脉外科研究学会(NASCET)标准。即狭窄率=(1-A/B)×100%(A:最狭窄处血管直径;B:狭窄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