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717572
大小:28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5
《第二批济南泉城学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批济南“泉城学者”建设工程课题《柔性化制造业商务智能平台》招标书济南“泉城学者”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八年十月10一、课题名称柔性化制造业商务智能平台二、招标单位济南“泉城学者”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三、课题提出单位浪潮集团山东通用软件有限公司四、招标方式公开招标五、课题的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可行性分析本课题重点面向制造业信息化领域,开展与ERP结合的商务智能平台相关研究,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产品与产业链发展,并通过产业化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整体效果。1、课题背景在制造业全球化、集群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制造企业信息化应用已从运营层转而向
2、管理和决策层的方向发展,支持管理者面对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做出敏捷反应、科学决策以及价值管理。在此背景下,提供支持多种制造业商务智能发展模式及产品研发的解决方案已成为支撑我国制造企业发展并进入全球化制造网络的重要因素。近在2004年,Gartner还将“商务智能”10定义为查询和报表OLAP工具集的简称。而在2007年Gartner商务智能国际峰会上,BI知名专家均认为该定义已经不符合世界BI发展的现实要求,并重新定义BI为分析应用(基础工具)、基础架构和平台(业务平台)以及良好的实践(管理模型)的集合体。BI的发展呈现出“从数据驱动向业务驱动、从关注技术向
3、关注应用、从关注工具向关注绩效”的新特点。1.1商务智能是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是企业发展的命脉。世界权威的市场调查和顾问公司GartnerGroup把商务智能软件列为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最应该采用的战略性应用软件之一。通过商务智能软件的帮助,企业领导者或组织本身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更好的决策,从容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和客观环境,在企业战略层面的竞争中成为领先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不少制造业企业已进行了信息化建设。ERP、SCM、CRM、OA、HR等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已经比较常见,信息
4、技术的应用给企业普遍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一些企业开始出现以下问题:虽然积累了大量基层数据,但数据零散,应用之间形成信息孤岛,信息沟通不及时;数据的应用水平较低,海量数据无法快速转换为决策信息;难以全面实时监控,管理被动置后等。企业决策层无法从海量数据中直接获取宏观决策时所需的数据。这要求更深层次的分析和挖掘,才能提炼出对当前决策问题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信息,这正是商务智能平台所要解决的问题。1.2发展商务智能平台软件符合世界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世界商务智能经过快速发展,呈现出如下两大趋势:(1)国际商务智能产业链初步形
5、成。在国际上“商务智能”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或一种工具,国际上已经初步形成以BI工具、BI平台为两大产业组成的商务智能产业链,其中包括了三类代表性厂商,一是以微软、ORACLE为代表、以数据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BI工具厂商;二是以BO、海波龙为代表、以BI分析工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BI工具厂商;三是以SAP、ORACLE为代表、以业务模型和整合平台工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BI平台厂商。(2)商务智能平台产业异军突起,开始占据商务智能产业链的主导地位。2007年10月,SAP收购了商务智能领域著名的BI工具厂商BO(Business10Objects),丰富了SAP
6、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OLAP、ETL等领域的产品线,为制造业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概念。同时,Oracle(甲骨文公司)继2006年初收购SiebelSystemsInc.后,2007年又以33亿美元收购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海波龙(Hyperion)公司,发展了Oracle的商务智能。至此,商务智能已与ERP等管理软件应用密不可分,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能力的两大利器。同时,由于SAP等国际ERP厂商由于掌握了更核心的企业业务,拥有着更多的客户和更广阔的市场,对整个世界BI市场的冲击非常大,以BI平台为主导的产业链趋势愈发明显。1.3我国急需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7、的商务智能平台产品我国目前在商务智能领域更多关注于BI工具产品,如广州菲奈特、重庆宏信软件等,但整体规模较小,不足以抗衡国际BI厂商的强力冲击;同时由于缺少向企业管理核心业务的延伸能力,劣势更加明显。据CCID统计,目前我国BI(工具)市场前七位被国际厂商所占据,市场份额高达83.2%,国内BI工具厂商不得不在利润低、应用层次浅的低端市场展开残酷的竞争。对于客户的BI业务需求通常采用完全个性化开发的方式开展,积累BI业务平台的过程十分缓慢,不利于开展产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大大压缩了产业链健康发展的空间。而目前,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最大、有实力与国际先进厂商相
8、抗衡的恰恰是ERP管理软件产业。与此同时,我国管理软件应用已经开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