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ID:27707013

大小:1.40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2-04

[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_第1页
[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_第2页
[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_第3页
[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_第4页
[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_第5页
资源描述:

《[哲学]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温家宝总理讲:“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只有提高作物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棉、油、肉、蛋、奶等农产品的充足供应,才能避免世界粮荒的不利影响,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我国尽快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强国。我国农业发展的过去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方式,该方法是用火烧的方法清理土地,然后种植植物,经过1~3年后撂荒闲置多年,用于恢复植被和地力,作物生产则转向新的地段进行。刀耕火种能够延续的关键是:①有足

2、够的周转的土地,能够让撂荒后获得良好的恢复;②采用各种方法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地肥力、平衡食品产出结构。目前,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等偏僻地区还有少量刀耕火种残留。过去中国原始农业的特点种植业和原始农具畜养业采集狩猎养蚕缫丝游牧过去种植业和原始农具在种植业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也不同于中南美洲以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为主。中国的原始农具,如翻土用的手足并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获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过去畜养业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

3、后增至所谓“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不同于西亚很早就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更不同于中南美洲仅知道饲养羊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发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过去采集狩猎采集是女子和小孩都可胜任的,狩猎则必须成年的男子追捕猎物。开始时,男子们从固定的栖息地出发,狩猎结束后,又返回原栖息地,女子和小孩留在栖息地从事采集。狩猎和采集的最大不同是,采集是各采各的,不需要几个人合采一个果实。但狩猎要求合伙,只有合力围猎,才能捕杀动物特别是捕杀大型的动物。也只有合

4、作才能把猎物带回栖息地,进行分割、分食。男子要把猎物的肉食分给女子吃,女子要把采集的蔬食分给男子吃,这就出现了男女的分工合作。过去游牧与养蚕缫丝人能够在一个地方生活下去,丰衣足食也就成了应有的条件,足食自然仰赖农耕,丰衣却是从远古时期就着眼于种桑养蚕。传说黄帝元妃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的方法,为后世所遵从。战国时期,孟子推行王政,曾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作为王政的始基,要求每个人家都要种桑养蚕,虽然孟子所设想的王政只是一个遥而又远的梦想,但是种桑养蚕和耕田锄乐同样成为农家的大事。过去游牧游牧是存在了七千年的,人类适应干旱区和半干旱

5、区生态环境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游牧不是一种漫无边际、没有目的的流动,而是有着非常清晰的社会边界,这种边界是依赖于社会的规范-它非常明确的规范着人们的行动。比如中国北方干旱草原区几千年来存在着游牧族群,他们并非“逐水草而居”,大半年完全靠雪解决人、畜的饮水,夏天则集体到各个固定的湖、河边生活。游牧民为了保护干旱区的植被,不论冬夏,最多两周就要搬家,以免过分践踏蒙古包附近的草皮。他们适应了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有着保护植被和水源的习惯法和成文法。这种游牧方式和草原生态存在着和谐的共生关系。过去中国古代农业的源头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

6、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称之为"多元交汇"。过去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六个发展阶段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过去(一)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新石器

7、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过去(三)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四)北方旱地精耕

8、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