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中期工作总结

《乡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中期工作总结

ID:27699125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4

《乡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中期工作总结_第1页
《乡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中期工作总结_第2页
《乡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中期工作总结_第3页
资源描述:

《《乡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中期工作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乡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第二阶段中期工作总结2016年3月一2016年7月是课题研究实施阶段的第三个半年,木学期在课题组成员的精诚团结之下,课题工作继续的开展,遇到了困难,也取得了成绩。K面我对课题研究工作做如K总结。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1、精心制定研究计划。为了顺利完成课题,提高研究实效,我课题组继续集中研讨,分设三个小组,分别由王海涛、姚丽娟、史婧丽担任小组研究负责人,姚丽娟组负责《寻觅清秀园春天的足迹》、史婧丽组负责《到民W去采风——初探回族民俗文化》、王海涛组负责《背上行囊走四方》,每个小组有1——2名教师构成,全体研究成员既

2、分工又协作,每位教师在搞好A己研究的同时,还参与其他组研究任务。2、开展研究,收集资料,开发青铜峡乡土文化课程资源。八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为《寻觅春天的足迹》、《到民I'uJ去采风》《背上行囊走四方》。既然我们研究的是乡土文化资源有效融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研究,综合考虑,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寻觅春天的足迹》能与青铜峽清秀园乡土文化资源相融合,《到民间去采风》能与冋族民俗文化相融合,《背上行囊走四方》能与青铜峡的旅游资源有效融合。我们和学生一起整理、筛选有关清秀园、回族民俗文化、青铜峡的旅游资源等适合的乡土文化资源的资料,成为适合本地特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

3、源。3、立足课堂,落实研究(1)让学生到实地参观,感受青铜峡乡土文化。作为语文老师承担着传承当地文化使命的责任,开发乡土教学资源,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空间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切入点,为了更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自己到清秀园观看,感受清秀园春天的美景,体验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庙山湖、广武岩画、鸟岛、金沙湾黄河圣坛、佛教喇嘛塔群(108塔)、青铜古镇、大禹文化园、黄河楼、御马葡萄酒厂等实地参观,选择你最喜欢的地方,可一人也可多人合作写一篇导游词。引导学生关注家乡。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了解回族的信

4、仰、禁忌、婚嫁、衣食住行等,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新闻通讯稿,或写一则小评论,向学校广播站、当地电台投稿,引起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关注。我们借此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增进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家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2)上示范课,对课例进行整理。按照计划,我们将清秀园的有关文化有效融入《寻觅清秀园春天的足迹》,宁夏青铜峡回族民俗文化有效融入《到民间去采风——初探回族民俗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把青铜峡的旅游资源融入《背上行囊走四方》。姚丽娟、王海涛和石婧丽.二位老师都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把上课内容制成了精美的课

5、件,有完整的教学活动方案。(1)收集学生整理的资料、作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整理的清秀园、回族民俗文化、金沙湾黄河圣坛、佛教喇嘛塔群(108塔)、青铜古镇、古渠首、大禹文化园、黄河楼的资料和老师整理的资料整合。其次收集学生的导游词、图片、新闻通讯稿。二、遇到的困难本学期,原课题组的李春云、史鑫老师因为眼睛出现严重的问题,在家休息,不能参与到研究中,课题组少了两名研究型的老师;个别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观念陈旧,忽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感受,忽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单一;收集乡土文化资源的资料是从网上、个别书籍,收集资料的路径有些狭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