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97738
大小:47.0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5
《《佩》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佩》研究综述摘要:《佩?》是一部成书于五代后周的辨别音近形似字的字书,具有重要的文字学价值,但是一直没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在充分占有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评述了学界对《佩?》的研究情况,包括《佩?》的历代研究状况、成书年代及文字演化现象等方面。通过爬疏可以发现学界对《佩?》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尚且遗留了大量问题以待深入研究。关键词:《佩?》价值综述一、郭忠恕其人与《佩?》《佩?》的作者是宋人郭忠恕①,生年不详,卒于公元977年。《丛书集成初编》本《佩?》文后附有《郭忠恕传》,其中说道:“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也。幼能诵书属文,七岁童子及第,兼通小学,最工篆籀,又善史书。弱
2、冠之年,汉湘阴公辟为从事公,在徐州同府记室,董裔与忠恕情意不叶,因争事,忠恕拂衣辞去。周广顺初,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周易博士。皇朝建隆初,被酒与监察御史符昭文?竞于朝堂,御史弹奏,忠恕叱台史夺其奏,毁之,坐贬乾州司户参军。乘醉殴从事范?欤?擅离贬所,削籍隶灵武。其后流落,不复求仕太宗初即位,闻其名,召赴阙,授国子监主簿,赐袭衣、银带、钱五万。馆于太学,令刊定历代字书。”[1]93郭忠恕为后世留下了两部文字学字书:《汗简》和《佩?》。关于《汗简》,后代多有论述,如黄德宽先生的《汉语文字学史》将其列为“古文字书”,称其是“对宋以前传世古文的一次全面整理和总结”[2]74,并对该书作了具体
3、介绍,此处不作详述。《佩?》得名于《诗经?卫风?芄兰》“童子佩?”一语,所谓“佩?”,是古人佩戴在腰间的佩饰。“?”,指古代解结的工具。《说文解字》:“?,佩角,锐?Z可以解结。从角,?'声。《诗》曰‘童子佩?。’”[3]88此书取名《佩?》,是作者的谦虚之辞。关于该书的性质,后代很多语言文字学著作都将《佩?》定位为蒙童识字用书,如何九盈的《中国语言学史》、黄德宽的《汉语文字学史》,等等。伹该书内容深奥,体例严谨,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字书,而非只是简单的JL童识字用书。《佩?》成书于五代后周,而五代后周是传统文字学发展的低谷时期。《佩?》代表了当时的文字学发展水平。该书的体例为“三科十
4、段”,上卷的内容总结为“三科”,主要阐述了郭忠恕本人对文字变迁的看法,总结概述了汉字结构、读音的沿传讹误和撰写偏差;中下两卷的内容概括为“十段”,主要依据平上去入四声编排,根据两两组合相对和自相对的规律列出十个组合,即平声自相对、平声上声相对、平声去声相对、平声入声相对、上声自相对、上声去声相对、上声入声相对、去声自相对、去声入声相对和入声自相对,以此编排进行音近形似字的辨析,这种编排方法简单方便,多为后人沿用。《佩?》在进行字音字形辨析时,多为两两举例,如“庠痒:上序羊翻,庠序;下叙章翻,病也,一本作余庠翻。”[1]34也有三字比较辨析的,如“??毋母:上古九翻,穿物也;中武扶翻,禁止之
5、辞;下莫厚翻,父母。”[1]46更有极少是四字相比较的,通篇仅4例。中下两卷是字与字之间的辨析,主要是注反切音(极少数注直音),再释义,偶或注明出处,或说明古字,还有极个别析形的例子,如“??:上遐甲翻,隘也,从二人;下矢冉翻,郡名,从二入。”[1]71卷末还附有与《玉篇》、《广韵》音义不同者十五字,辨证讹误者一百十九字,似乎并非出于郭忠恕之手。二、关于《佩?》的历代研究状况清代以前是《佩?》的传播刊布阶段。在这个阶段学者对于《佩?》的研究成果寥寥,但作为一本辨别音近形似字的字书来说,其使用还是相当广泛的,这也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状况决定的。五代后周,封建制度衰落,割据战争四起,当时的统治者
6、急需通过文字的统一规范来稳定政治,而《佩?》在当时就承担着这样的责任。特别是宋代,《佩?》在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丞相宋庠“早以文行负重于时,晚年尤精于学,尝手校郭忠恕《佩?》三篇,宝玩之”[4]26。一代文学大家欧阳修在著作《归田录》中特意提及《佩?》,由此可见此书在当时的地位。清代以后至近代以前,此时是《佩?》的校勘研究阶段。这一阶段可谓是《佩?》研究的转折点。此时学者们对此书不再局限于传播刊布,而是涌现了王颂蔚、翁方纲、丁杰、谢启昆等一批学者对《佩?》的校勘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内容重在该书的版本与收藏情况,对该书本身内容的研究却很少。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佩?》进行了主要内容的
7、概括,也简要评价了《佩?》的优缺点,论述较公允,并认为“忠恕所论,较他家精确多矣”[5]27。这可以说是当时对郭忠恕及《佩?》最公允的评断,且在如今看来,对该书这样的评价也产生了比较重要的影响。近代以来,对《佩?》的研究就比较深入了,但纵观近代以来的语言文字学、字典学方面的各家著作,虽对《佩?》有所涉及,伹都没有非常详尽地挖掘。在语言文字学方面,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是将《佩?》介绍得相对来说比较全面的著作,他指出《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