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 (2)

【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 (2)

ID:27688788

大小:4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5

【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 (2)_第1页
【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 (2)_第2页
【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 (2)_第3页
【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 (2)_第4页
【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 (2)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外阅读】品中国文人:白居易杜甫去世后两年,白居易出生了。和杜甫一样,白居易也是河南人,父亲也做过县令。杜甫中年遭遇安禄山之乱,白居易早年碰上李正己之乱,个人命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李正己属地方军阀,割据河南十郡,并不足以为祸全国。不过,他在中原兴兵割据,却说明李唐王朝对国家的控制力减弱了。胡人造反,吐蕃进犯,军阀作乱,三种不稳定因素,加上朝廷宿命般的内耗,导至唐帝国走向衰败。从衰败到灭亡,历时一百多年,这疾病缠身的巨人,咽气也不容易。白居易活了七十六岁,贯穿“中唐”始终。他死后,为他写墓志的李商隐,则已被称为晚唐诗人。他生前曾与元稹齐名,称“元白”,元在前白在后。元死了

2、,他又和刘禹锡齐名,称“刘白”。二人齐名的风气,可能盛于此时,一直波及到宋朝文坛。元稹与白居易为同科进士,才高,自负,名气大。他的名声却也来自他的风流韵事:一介穷书生,将花容月貌的贵族少女崔莺莺给吸引住了。由于门第悬殊,爱情颇费折腾,他把这件事写成小说《莺莺传》,当时叫传奇。作者化名张生,与崔莺莺在普救寺爱得死去活来,其中有一段佳人翻墙过来幽会的描写,可谓惊心动魄:“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元朝戏剧家王实甫演绎成杂剧《西厢记》,而曹雪芹用贾宝玉的口吻赞叹:真是好文章。男欢女爱推到极致,当然是好文章。我记得《西厢记》中有这类句子:“手儿相携,脸儿相偎,

3、腿儿相挨。”这已经是性爱描写了,但读上去并无“黄兮兮”的感觉,倒是佳人情态婉转动人,类似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元稹和莺莺,由于种种变故,未能花好月圆。《莺莺传》却影响极大。礼教下的少女,白日端庄,入夜娇喘吁吁奔情郎,换了一个人似的。这样的故事谁不爱看呢?由于细节的无限差异,故事会显得新鲜。元稹另娶韦氏,崔莺莺嫁给别的男人,普救寺的颠鸾倒凤成追忆。元稹托红娘传话,想见她,她拒绝回应。这可能是真事,却因符合悲剧要素,更为吸引人。白居易常拿这事儿跟元稹开玩笑吧?二人一生交厚:官场的朋友,文坛的知音,私生活趣味相投。白居易对男女之情的敏感

4、,不比元稹逊色。元稹写《莺莺传》,白居易写什么呢?我们先来看文坛。中唐文人如雨后春笋,韩愈、杜枚、柳宗元、韦应物等,和元白同时代,形成全国性的文坛。文人既当官又搞创作,二者并行不悖,都是倾力而为。李白、杜甫受到尊崇,纯正的艺术呈现压倒优势。文章不是写给皇帝看的,也不是踏入官场的敲门砖。写什么和怎么写,是作家自己的事。文坛长期处于自足的局面,与官场市场关系不大,审美,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生活方式。好作品传播迅速,覆盖面非常广。杜甫的诗集“家家有之”,李白大约也相似。而李杜以下,更有一支庞大的、装备精良的队伍。唐朝被称为诗的国度,所谓高雅艺术,乃是今人所言,诗歌在当时,具有相当广泛

5、的社会基础。国民素质之高,可见一斑。白居易把诗歌拉向平民,适当降低它的高度,使之在民间扎下根来。他是有意这么做,写大量的诗,又辅之以理论。他的成功,带动当时,波及后世。《新唐书》为他立传,百分之八十的篇幅讲他的官场际遇,剩下的部分才谈及他的艺术。这使我想起听导游讲苏轼,重点讲苏轼官有多大。白居易官至刑部尚书,一如苏轼官至礼部尚书,但诗人就是诗人,官大官小能说明什么呢?白居易苦涩的仕途体验,亦如苏轼。历代大诗人,官运亨通者寥寥。这是一个值得反复追问的大问题。官场好手,于诗意就隔膜,二者互相排斥,价值形态迥异。文人大都失意,却并非失意在先为文在后,文人坚持他的价值观才会失意。辨析

6、这个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现象,不能倒果为因。白居易为官四十多年,是好官和清官,他不敛财,几度受穷,这在高官中是罕见的。他努力向杜甫看齐,能看见民间的苦难,并且越看越细。同时他也享有官员的生活水准,蓄妓醉酒弹琴畅游,如同北宋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本文注重两点:一是白居易异乎寻常的平民化倾向,二是他的至性至情。后者也包括男女之情。《长恨歌》、《琵琶行》如此出色,不玩味可惜了。由于河南兵乱,白居易离开家乡新郑,跟随母亲远走江南。辗转吴越,寄居亲戚家,可能有几年光景。又向北到过邯郸、太行,史料记载不多。他写诗说:“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段漫长的经历对他影响不小,深入心灵,埋下

7、种子。至于将长出什么树,开出什么花,他自己并不清楚。人的意识犹如海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很多事都在暗中进行着。由此我揣测,白居易长达几十年的底层关切是由来已久。他生于官吏世家,父亲忙着做官,他长期和母亲在一起,而避乱远走,几年间连父亲的面都见不着。这一点,颇似杜甫。他后来钟爱杜诗,想必与性情有关。李白是由父亲来塑造的,而杜甫、白居易的精神环境,则弥漫着母性的温情。母性总是趋于仁慈,目光也细腻。兵乱结束,白居易回家乡,过上完整的家庭生活,细节无考。父亲由巩县令迁徐州别驾,举家搬到符离。十六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