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原理 参赛课件

内燃机原理 参赛课件

ID:27683213

大小:15.39 MB

页数:132页

时间:2018-12-05

内燃机原理  参赛课件_第1页
内燃机原理  参赛课件_第2页
内燃机原理  参赛课件_第3页
内燃机原理  参赛课件_第4页
内燃机原理  参赛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燃机原理 参赛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燃机原理内燃机结构、原理、设计及测试参赛选手:****第1章内燃机的性能指标极其提高途径内燃机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机械功的一种热力发动机区别于外燃机,内燃机是燃料在机器(工质)内部燃烧而将能量释放做功的本课程讨论的主要是点燃式发动机(汽油机,尽管它也能燃用其他燃料)和压燃式发动机(柴油机,也能燃用其他燃料)内燃机热效率高(是当今热效率最高的热力发动机)结构简单比质量(单位输出功率的质量)轻移动方便内燃机简史内燃机的历史1860年,莱诺依尔(J.J.E.Lenoir),1867年,奥托(NicolausA.Otto)和浪琴(EugenLangen)大气压力式内燃机1876年,

2、奥托四冲程循环的内燃机1890年克拉克(Dlerk)和罗伯逊(JamesRobson)、德国的卡尔·奔驰(KarlBenz,)二冲程内燃机1892年德国鲁道夫·狄塞尔(RudolfDiesel)压燃式发动机—柴油机1957年汪克尔(F.Wankel)转子发动机内燃机的历史内燃机的燃料最早用来产生机械功的是煤气1900年之后,汽油和原油中的轻馏分油成为商品,出现了各种各样将这种油料汽化并与空气混合的化油器高挥发性的油料使发动机起动容易,在寒冷地区使用有较好的性能1907—1915年,汽油需求量增加了5倍,威廉·伯尔顿(WilliamBurton,1865—1954年)发明了将重油

3、在压力下加热裂解成易挥发轻馏分油的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汽油的产量。但这种汽油沸点较高,使冷起动困难。由于在1912年发明了起动电机,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通用汽车公司发现了四乙铅的抗爆作用,1923年美国开始将它用来作为汽油的添加剂尤金·荷德莱(EugeneHoudry)发明了催化裂化法,既提高了汽油的产量,同时使汽油获得越来越好的抗爆性内燃机的历史内燃机的增压1902年法国的路易斯·雷诺(LouisRenault)提出了增加缸内压力的发明专利,也就是后来被广泛接受的机械增压1907年美国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增压发动机1915年,瑞士工程师阿尔弗雷德·

4、波希(AlfredBuchi)将这种增压器的机械驱动改造成为发动机的排气涡轮驱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压技术开始在压燃式发动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逐步扩展到汽油机中内燃机的历史近30年来,影响发动机设计和运行的主要因素,是控制发动机对环境的污染40年代在洛杉矾出现汽车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来自日照下的NOx和HC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而汽车则是NOx和HC以及CO的主要贡献者柴油机则是烟气微粒以及HC和NOx的主要来源美国加州首先建立了汽车排放标准60年代在美国,接着在欧洲、日本,相应确立了汽车排放标准,从而发展了汽油喷射、三效催化剂、无铅汽油的应用,以控制汽油机的排放。内燃

5、机也是一个重要的噪声来源噪声来自空气动力效应、燃烧过程中气体的压力和旋转、往复零部件的机械激励等7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制订车辆噪声法规,以降低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内燃机的历史70年代初,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引起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重视由于要控制排气污染,增加了改进燃油经济性的困难。为了减少内燃机对日益短缺的石油基燃料的依赖,各国正在进行内燃机燃用代用燃料的研究工作,以逐步取代汽油和柴油,如燃用天然气、甲醇、乙醇、合成汽油、合成柴油以及二甲基醚(CH3OCH3)等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排放与噪声法规来限制对环境的污染,并将越来越严格正在推广使用无铅汽油以及发展汽油喷射、三效催化技术200

6、0年将停止生产有铅汽油同时大力发展代用燃料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循环进气冲程、压缩冲程、作功冲程、排气冲程四冲程内燃机工作过程进气过程、压缩过程、燃烧过程、膨胀过程、排气过程进气过程由进气门开始开启到进气门关闭进气门提前开启(10~40)CA活塞下行在气缸内形成真空,空气(汽油机是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物)在压力差作用下进入气缸活塞到达下止点时,空气仍以惯性向气缸内流动,进气门延迟关闭(20~60)CA柴油机进气终点气缸内压力pa=(0.8~0.95)p0,温度Ta=300~340K汽油机进气终点气缸内压力pa=(0.7~0.9)MPa,温度Ta

7、=370~400K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压缩过程由进气门关闭到活塞到上止点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上升压缩过程中气缸内气体与气缸壁之间存在热交换柴油机压缩终点压力pc=3~5MPa,温度Tc=750~950K汽油机压缩终点压力pc=0.8~1.4MPa,温度Tc=600~700K燃烧过程柴油机在压缩上止点前(10~35)CA时,柴油以高压由喷油器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在高温下自燃汽油机在压缩上止点前(10~15)CA时,火花塞跳火点燃可燃混合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