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

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

ID:27680641

大小:50.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_第1页
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_第2页
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_第3页
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_第4页
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乌梅丸证59例验案证候分析张灵敏1李彦超2班光国1(通讯作者)(1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2唐山市滦县中医院河北唐山063700)【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0-0425-03【摘要】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论中治疗蛔厥证及久利,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木方亦可治疗厥阴病提纲证。笔者通过对59例乌梅丸原方或加减方验案分析,归纳出厥阴病提纲证可概括为:食畏寒凉,气上撞心,消渴,全身乏力,下之利不止,头晕目眩,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不得眠,心中疼热,不能事冷。使之更好地指导临床。【关键词】乌梅丸验案

2、证候分析提纲证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则呕,乂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乂主久利。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附子六两(炮,去皮),当归四两,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柏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H三服,稍加至二十

3、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伤寒论》第326条说:“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为厥阴病提纲条文。《总病论》卷一此句下有“乌梅丸主之”五字。从前五个提纲条文可见,提纲条文均未出现“某某方主之”,此条也不例外。因此,此五字应该视为衍文。但通过查阅文献可知,乌梅丸不仅能够治疗蛔厥病与久利,亦可治疗第326条之厥阴病提纲证。笔者对乌梅丸治疗厥阴病提纲证深有体会,而在临证中发现,厥阴病提纲证并不能将所有相关证候全部囊括,如果拘泥于条文所述之证候,则乌梅丸之临床扩大应用必然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笔者将2009年4月21日

4、至2011年10月5日期间运用乌梅丸原方或加减方所治验案59例之证候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总结,并结合厥阴病提纲条文进行了对疲与分析,以期探索提纲证所包涵的潜在证候,为乌梅丸在临床上的扩展应用提供参考。1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分布:男性20例,女性39例。年龄分布:20〜29岁者10例,30〜39岁者13例,40〜49岁者9例,50〜59岁者10例,60〜69岁者8例,70〜79岁者9例。病程:半月到20年不等(以患者自诉为据)。2乌梅丸方剂量笔者参考原方剂量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处方剂量为:乌梅15〜30g、细辛3g、当归10g、黄连6〜10g、黄柏6〜10g桂枝6〜10

5、g、党参20〜30g、蜀椒6〜10g、干姜6〜10g、炮附子6〜10g。加减法:舌质紫暗者当归加至20〜30g,舌质淡胖齿痕明显者桂枝加至20g、炮附子加至15g,烦躁易怒者加柴胡10g、白芍20g,头痛巅顶甚者加吴茱萸15go3证候分析3.1厥阴病提纲证证候3.1.1消渴消渴指患者口渴多饮,饮水即消,旋即复渴。临床以口干多饮最常见,iL多以此证为主证就诊。59例患者中,口干多饮之“消渴”证候出现19次,占32.2%。但有的患者由于工作场地取水比较方便,没有意识到自己饮水较多,服药后才发现自己饮水较前明显减少,此种情况出现15次,占25.4%。由上可知,“消渴”

6、证候出现共计34次,占57.6%。可见,仲景将“消渴”证候放于提纲条文之首位,是以大量临床实践为基础的。但仍有25例患者明确表示没有“消渴”证候,占42.4%。由此可知,消渴证候为厥阴病提纲证之首要证候,但不是必备证候,临床不必拘泥于必见消渴。3.1.2气上撞心气上撞心指患者自觉气上逆冲撞于心,轻则心悸,重则心中“大动”。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典型的气上撞心证候并不多见。59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本证。但如果将气上撞心之证候分解开来,则临床比较常见。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本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气上、撞心与气上撞心。气上的感觉临床有气上冲胸、咽、胃脘、胁肋、腰部、头等

7、,临床可见胸闷、咽痒而咳、胃胀、胃痛、呃逆、胁肋部胀、胁肋部痛、腰痛、头痛。撞心表现为心慌。气上撞心表现为气上冲时心慌发作。59例患者中,心慌证候出现16次,占27.1%;呃逆证候出现12次,占20.3%;气上冲感出现6次,占10.2%,腰痛出现5次,占8.5%。其他证候均出现2次,共计14次,占27.1%。相应证候共出现53次,占89.8%。可见,气上撞心之证在临床还是比较常见的,典型者少见,不典型者较之消渴证候为多。3.1.3心中疼热心中既可指胸中,又可指心下。疼与热可以独立出现,亦可同时出现。临床可见胸中灼热疼痛,亦可见胃脘部灼热疼痛。59例患者中,胸骨后

8、灼热疼痛、胃脘灼热疼痛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