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是怎么来的

好课是怎么来的

ID:27674872

大小:319.84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05

上传者:U-5734
好课是怎么来的_第1页
好课是怎么来的_第2页
好课是怎么来的_第3页
好课是怎么来的_第4页
好课是怎么来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好课是怎么来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一节好课是怎么来的——讲讲我课堂中的材料选择与问题设计温州十五中王少莲 课例一《必修2专题二》会考复习课片段课例二《选修4人物孔子》高考复习课片段课例三《顺乎世界之潮流》新授课片段 课例一《必修2专题二》会考复习课片段会考标准的例证性试题、会考导引的试题以及近三年的会考试卷与补考卷试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条目考试要求合格优秀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aababbcc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②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aacc 荣氏家族崛起于清末,名震于民国,重生于新中国。荣氏家族的兴盛衰荣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材料一:(1899年)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面来。……材料二: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生产萎缩,需求量增大,……荣氏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展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1913、1914、1915年福新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先后筹建……。材料三:1949年前,荣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会考标准例证性试题第21题 课例一《必修2专题二》会考复习课片段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条目考试要求合格优秀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②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时间、途径与著名企业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历史条件、时间和著名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aababbcc2、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①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时间和主要表现②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aacc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考:19世纪末荣氏兄弟投资于实业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一:(1899年)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面来。……有利条件:①帝国主义进一步入侵,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清政府为解决内忧外患谕令设厂。①目的:实业致富,使国家强大。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其他有利条件?找准材料关键处整合课内知识书写:序号化、要点化从荣氏投资实业的目的,你看到荣氏兄弟具有怎样的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思考:荣氏兄弟抓紧了什么时机?材料二: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生产萎缩,需求量增大,……荣氏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展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1913、1914、1915年福新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先后筹建……。其他因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资产阶级的地位,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投资的热情;③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①时机: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有利时机。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荣氏企业快速壮大的其他因素?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三:1949年前,荣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荣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①国民政府的财政政策(法币、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等);②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③繁重的捐税负担;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荣氏家族崛起于清末,名震于民国,重生于新中国。荣氏家族的兴盛衰荣就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缩影。材料一:(1899年)这本书(〈美国十大富豪传〉)荣德生读了好久。他从中知道实业使他们致富,实业使国家强大,……两兄弟一合计,决定把钱庄资金转移到实业上面来。……材料二:由于交战国国内实行战时经济,面粉生产萎缩,需求量增大,……荣氏两兄弟于是抓紧时机,不断拓展企业规模,连年增设新厂。1913、1914、1915年福新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先后筹建……。材料三:1949年前,荣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 课例一《必修2专题二》会考复习课片段材料选择与问题设计的重要依据:会考标准例证性试题、导引题选、会考及补考真题。 课例二《选修4人物孔子》高考复习课片段近三年的各地高考试题尤其是浙江的高考题和样卷题,然后以这些卷题为基础,结合课标和指导意见的要求,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材料做一定的处理,对问题设计做一定的改编。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据《论孔子思想》1962年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1961年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两则材料叙述的相同之处。(8分)(09年广东卷B,32题改编)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两则材料观点的不同之处。(4分)史实评价 板书孔子一、基本史实1、核心思想礼仁中庸2、教育方面贡献(形式、对象、目标、方法)3、历史文化领域:整理六经等社会环境二、评说视角1、统治者们的态度2、学者们的评价 (1)司马迁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取正,根据标准判断是非)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史记·孔子世家》圣:《辞海》:①无所不通;②道德极高。评说视角之二——学者们的评价司马迁怎么评价孔子?从什么角度进行的评价?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4)钱穆评说视角之二——学者们的评价钱穆如何评价孔子?从什么角度进行的评价? (3)陈独秀在现代知识的评定之下,孔子有没有价值?我敢肯定地说有。孔子的第一价值是非宗教迷信的态度……孔子的第二价值是建立君、父、夫三权一体的礼教……人们如果定要尊孔,也应该在孔子不言神怪的方面加以发挥,不可再提倡阻害人权民主运动,助长官僚气焰的礼教了!评说视角之二——学者们的评价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子?陈独秀的评价与他的什么思想有关? 评说视角之二——学者们的评价(2)伏尔泰“他(孔子)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结合伏尔泰所处的时代背景,你认为伏尔泰如此推崇孔子的理由有哪些? (5)教材的编者们其学说得到传播与发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思想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六经”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教学方法)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评说视角之二——学者们的评价教材的编者们如何评说?评说的角度又是什么? 课例二《选修4人物孔子》高考复习课片段这样的材料选择与问题设计既兼顾古今中外,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孔子在中华民族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达成课标的要求。又同时与必修教材紧密联系,尤其是伏尔泰和陈独秀评说的增加与更改,能让学生更好的融会必修选修的内容。应对高考,提升学生解题答题能力。 复习课对材料的选择和问题的设计主要着眼的是考试,是为提升学生的解题、答题能力。复习课的材料选择和问题设计向会考题和高考题靠拢是一个重要的标准。新授课在这点上与复习课会有一定的区别。 课例三《顺乎世界之潮流》新授课片段温州市选拔稿浙江省优质课比赛稿 温州市选拔稿以梁启超先生为立足点,通过梁启超先生个人思想的变化历程,从旧式学子到眼界初开,从维新变法到倡导共和的变化中,探寻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近代中国思想先驱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顺乎世界之潮流的艰难,感受艰难之下思想先驱者们仍具有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道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 浙江省优质课比赛稿以房龙《宽容.序言》的寓言故事为教学主线,将寓言故事的时间和地点设置在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的中国。寓言故事分为三段逐步展开。故事的第一段讲述无知山谷中的先驱者被无知山谷中的人们所杀死,借此分析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近代中国思想先驱者向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的艰难性与先驱者们不屈的探索精神。故事的第二段讲述若干年后无知山谷发生一场特大旱灾,幸存下来的人们最终踏着先驱者的尸骨找到了生存的希望,在无知山谷人们的反省中再次感受思想先驱者们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并初步领悟故事的蕴意。故事的第三段只有一句话: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课例三《顺乎世界之潮流》新授课片段温州市选拔稿浙江省优质课比赛稿“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材料的选择是服从于教学立意的需要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1、《海国图志》是不是一本大逆不道的书?(市稿)2、为什么在当时《海国图志》会被认为是一本大逆不道的书呢?(市稿)(1)当时中国士大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省稿)(2)守旧官吏为什么认为它是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省稿)问题设计:准确适切 佐久间象山(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不禁拍案感慨:“呜呼!予与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人到发展与西方的关系的重大变化,他主张从全球的形势出发思考日本的方略。……《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3)日本有识之士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如何?对日本思想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历史现场1】《海国图志》的遭遇(省稿)增加材料和问题设计是为进一步提升教学立意 “维新思想”片段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市稿)康有为:不妨以强敌为师。(市稿)(1895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至之后,会(强学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人来观,即欣喜无量。——梁启超《饮冰室主人自说》(省稿)(1)梁启超在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2)“偶得一人来观,即欣喜无量。”说明了什么?材料选择:细致、生动1、从中你看到了梁启超怎样的想法?2、康有为所说之强敌指的是谁?从中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康有为? 新授课有教学立意为目标,材料选择与问题设计往往都需要围绕教学立意展开。材料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细致、生动,设计的问题也更注重对教学立意提升的作用。 好课很多,怎么产生一节好课的途径也很多,但是我想恰当的材料选择,适切的问题设计,应该是我们产生一节好课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一条基础途径。 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