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

ID:27669547

大小:1.10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2-02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_第1页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_第2页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_第3页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_第4页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1第七章天然地基浅基础设计§7-1概述§7-2浅基础设计准则、步骤§7-3浅基础类型、材料§7-4基础埋置深度§7-5地基承载力及底面尺寸确定§7-6地基变形验算§7-7刚性基础设计§7-8扩展基础设计§7-9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2§7-1概述天然地基、人工地基浅基础:埋深小于5m或基础宽,不计侧摩擦天然地基浅基础经济、简单,应优先采用3§7-2浅基础设计准则、步骤一、地基的极限状态设计两种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不确定性及概率极限设计准则功能函数Z=R-SR

2、:抗力;S:荷载效应可接受值4实用极限状态设计准则p—设计压力;f—承载力设计值求p时用荷载之基本组合(设计值)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S:地基变形;[S]:变形容许值求S时用荷载之长期效应组合(非恒载则折减),不计风、地震,(标准值)5二、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划分建筑物安全等级:甲级,乙级,丙级三、地基基础设计一般要求承载力变形稳定性全部基坑,边坡甲乙级全部,丙级部分6四、设计步骤1、基础类型、材料及平面布局2、基础埋深确定3、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尺寸确定4、软弱下卧层验算5、验算变形6、基础结构构

3、造设计7、施工图绘制7五、荷载取值与抗力限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埋深荷载取标准值;抗力取特征值变形验算荷载取准永久值;抗力取变形允许值土压力及稳定性荷载取设计值基本组合,分项系数均为1.0基础结构设计荷载取设计值基本组合,分项系数实取基本组合8§7-3浅基础类型、材料一、浅基础类型1、单独基础用于柱下、墙梁下(荷载较小)包括刚性基础、扩展基础、壳体基础同一基底尺寸,刚性基础高度大9刚性角,体现刚性基础荷载扩散范围。其大小要求见表(台阶宽高比)刚性角做法:合理不安全不经济102、条形基础用于柱下、墙下墙下条

4、基可有刚性、扩展之分(墙高差别大时亦不可能做成刚性)双向条基:交叉梁基础(或条基+连梁)113、筏形基础又称满堂红基础,防水性好124、箱形基础刚度大,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强13二、基础材料基础所处环境差,对其材料有一定要求砖石、砂浆:其最低标号见规范对砖要看:是否寒区、潮湿程度对石材、砂浆:仅看潮湿程度,因其抗冻性好素混凝土:多用C10钢砼:性能更好,用于荷载较大的情况,一般不低于C15,壳体基础不低于C20。(强度低,易开裂,使钢筋锈蚀,膨胀,破坏混凝土)14灰土:多用三七灰土(体积比),不可有生灰块夯

5、实最优含水量—“捏紧成团,落地开花”密实度控制:虚铺22-25cm,夯成15cm(一步灰土)承载力标准值用20-25t/m2抗水性差,早期抗冻性差,仅用于水位以上加水泥成三合土更好15§7-4基础埋置深度埋置深度:从(室外)设计地面到基底竖直距离埋深确定需考虑以下因素:1、建筑物本身使用功能,高层建筑的稳定要求162、工程地质条件(a)由其他因素定(b)对低层可加大基础刚度,对高层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础(c)视表层厚度定(d)尽可能浅,但表层薄则属于(b)(e)如上分析用好土层作持力层17尽可能在地下水位以

6、上(往往做不到)有承压水时,其上应有足够土重最高水位线最低水位线3、水文地质条件18不冻或永冻均问题不大,季节性冻融则可造成危害冻胀:水结冰膨胀,冻后又吸水更加大膨胀。含水细粒土冻胀。(细砂不冻胀、粉砂冻胀)4、土层冻结深度融陷:高温水融化土体积减小冻胀、融陷循环使建筑物损坏冻胀性分类:规范分不、一般、弱、强4类19弱冻胀冻胀强冻胀:标准冻深:采暖系数7,角部大,因散热快埋深在z0以深,则无需考虑冻胀最小冻深:205、场地环境要大于雨水冲刷、树木生长、其它生物活动形成孔洞等可能到达的深度。在已有建筑附近

7、时DH/L〈0.5~1有管线时,要深于管线埋深21§7-5地基承载力及底面尺寸确定一、地基承载力确定1.承载力的三种值基本值:一个荷载实验值,或由土性指标均值查表标准值:较基本值有较小的离散性(但值未必大)特征值:同标准值比,增加了深、宽影响(未必采用深宽修正的方法得出)222.承载力确定方法基本值荷载试验:取pcr,pu/K或p

8、s=0.06b由土性指标均值查表标准值荷载试验:几个试验所得基本值之平均由土性指标均值查表得基本值,再考虑指标之离散性进行修正23离散性修正修正系数二个指标时:x为d2的折算

9、系数变异系数d=s/m用N63.5、N10修正后查表N=m-1.645s24Mc、Md、Mb查表;b取3~6mg0、g:基底上、下土重度,水下用浮重度直接由公式,f、c用标准值(1倍基础宽的深度内)特征值用标准值再深宽修正查表(按所考虑土层。分析其取值规律!)b>6m取6m(为控制沉降),对砂土b<3m取3me<0.033b253.承载力确定方法的选用甲级建筑:荷载试验(必须)及公式法等综合确定部分乙级:公式法及承载力表综合确定其他:承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