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华酒店的事业组合

晶华酒店的事业组合

ID:27665526

大小:1.51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2-05

晶华酒店的事业组合_第1页
晶华酒店的事业组合_第2页
晶华酒店的事业组合_第3页
晶华酒店的事业组合_第4页
晶华酒店的事业组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晶华酒店的事业组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 晶華酒店的事業組合第一節集團與經營者第二節第一條成長曲線—單一店面站穩第三節第二條成長曲線—店外開餐廳第四節 第三條成長曲線—擴大旅館的多樣化第一節 集團與經營者集團1合併營收2母公司晶華酒店集團的營收約50億元,跟電子公司相比,約是鴻海規模的0.2%。晶華酒店集團是以晶華酒店為航空母艦,下轄一些主力艦(晶英級酒店)、驅逐艦(捷絲旅平價飯店與館外餐廳)。個案背景晶華酒店成立:1976年,1998年3月9日股票上市董事長:潘思亮總經理:薛雅萍營收:35.18億元(2010年)盈餘:8.93億元(2010年)營收比重:餐飲5

2、4%、客房31%、租賃9%。1976年,引進麗晶酒店品牌在中山北路投資興建台北麗晶酒店,並引進國際精品,使「麗晶商圈」成為品味生活商圈代名詞。經營者:潘思亮2000年,潘家承接東帝士集團釋出的晶華股權,參與管理多年的潘思亮,因此順理成章升任董事長職位。「以換股方式拿回台北和天祥晶華股權,把台中晶華換出去,把交叉投資切乾淨,至少是零負債,又有現金」。潘思亮認為當時是壯士斷腕,重新出發。晶華集團的「投入-產出」圖套用經濟學中的「投入-產出關聯」圖或資訊管理「投入-轉換-產出」圖,便可以看清楚看清晶華集團建構的因果,甚至可以跟平衡計分

3、卡四項績效結合。圖13.1晶華核心能力、事業部與事業提升核心能力12000~2005年,「晶華餐飲學院」新生訓練以角色扮演模擬情境數位化學習,教學省時省力錄製Video,讓員工更有臨場感22006年9月,成立晶華旅館管理學苑2006年9月5日,成立晶華旅館管理學苑,導入英國City&Guilds城市專業學會專業認證課程,以培訓基層人力,並推出了一項飯店領導管理人才招募培訓計畫,藉由嚴謹且高標準的招募條件,以及一年的給薪訓練課程,培養中階主管,管理能力之一:人員服務140分-個人(直覺)式服務260分-標準化服務兩種等級房型的服

4、務方式1「大班」客房位於晶華18、19樓的「大班」,就像是晶華內的另一個飯店。提供24小時私人管家服務,每位房客都擁有一位全天候待命的管家,隨時滿足房客各方面的需求與服務。2一般客戶:晶華的黃金規範-「將心比心」。管理能力之二:餐飲餐廳管理能力的培養,晶華採取內部成長方式,依菜式分成二種方式。1自己練兵2借助外援集團成長階段第Ⅰ∼Ⅱ階段此階段,晶華改攻餐飲市場,又分二個次期:館內餐廳(2001∼2004年)、館外餐廳(2005∼2008年)。第Ⅲ成長階段2007年起,台灣飯店、營建業卯起來蓋平價酒店、商務旅館。晶華集團慢了一年,

5、2009年才推出二個副品牌。第四長成階段2010年4月宣布花17.56億元,取得麗晶酒店品牌商標與授權,「挾洋以自重」準備進軍大陸。成長方式1合資2公司併購針對房地產,由於投資金額大,那屬於壽險業的能力,晶華大抵扮演受託管理,賺管理費與品牌授權金,晶英飯店(除太魯閣晶英外)就是加盟連鎖。針對不熟悉領域,則採公司併購方式。2006年12月,花5億元取得台灣、北京達美樂公司百分之百股權。第二節第一條成長曲線—單一店面站穩由圖13.2可見,由於地利之故,台北市五星級飯店自然一分為二。圖13.2台北市四星級以上飯店的市場定位商圈經營潘

6、思亮體會到飯店業的競爭不只侷限在飯店本身,而是要懂得透過社區總體營造,帶動整個社區的發展和活動,飯店所在的社區也是飯店服務的延伸。因此潘思亮不僅「獨善其身」,而且嘗試進行「商圈經營」、「商圈總體營造」,打算把中山北路塑造成台灣版表參道。1日本東京表參道是好樣的2目標:台版表參道圖13.3晶華飯店打造台灣版表參道的藍圖基本商品:住房1簡單及優雅2內部裝潢3人員服務4房型核心商品:餐飲潘思亮努力經營餐飲,把餐飲當成雙品牌經營,「餐飲是國內消費主流,其他飯店偏重住房,正好給了我們機會」。餐廳組合台灣以美食聞名,晶華野心更大,由圖13

7、.4可見,希望一舉囊括全球四大菜系,以滿足國內外顧客的嘴。圖13.4晶華的餐廳組合晶華的館內餐廳1柏麗廳自助餐廳2江浙菜(上海菜):蘭亭滬菜餐廳3牛排屋Robin's4「三燔本家」5晶華軒:粵菜台北市三大精品商圈1中山北路晶華酒店精品商圈2忠孝東路四段與市民大道精品商圈3信義計畫區精品商圈2010年麗晶精品行銷組合1商品策略國際品牌2定價策略:極高檔。廣告3促銷策略4實體配置策略為強化購物環境的氛圍,晶華延攬曾得到「建築奧斯卡獎」的著名華裔設計師,負責設計地下1、2樓的公共區域。本土品牌人員銷售活動第三節第二條成長曲線—店外開

8、餐廳眼見台北市商圈已移轉至信義商圈,晶華不論是積極或消極考量,皆必須進軍信義商圈,才能啟動第二條成長曲線,否則只能受限於中山北路的晶華所創造出的第一條成長曲線。1來自汽車旅館的競爭2山不轉路轉館外餐廳晶華館外餐廳發展重點區域只有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