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59838
大小:6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东风eq1090e型载货汽车差速器的设计与分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幵题报告1.选题依据:1.1国内外研究现状A前国内轻型货车乃至重型货车的差速器产品的技术棊本來源于美国、德国、口本等几个传统工业国家,我国现冇的技术基本上是引进国外技术而发展的,在0前看来有了一定的成果和规模,但是们目前我国的差速器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品,开发能力依然很弱、影响了整车新车的开发成本,所以在差速器的的技术开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在汽车行业发展初期,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创始人雷诺发明了汽车差速器,汽车差速器作为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曾被汽车专家誉为“小零件大功用”[21。汽车差速器是汽牟传动中的最重
2、要的部件之一,它有三大作用:首先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其次,将主减速器已经增加的扭矩一分为二的分配给左右两根半轴;然后,在动力传输至车轮前将传动系的转速减下来,将动力传到车轮上,同时允许两侧车轮以不同的轮转动速度[3]。差速器对提高汽车行驶平稳性和其通过性有着独特的作用,是汽车设计的重点之一[4]。当前汽车在朝着经济性和动力性的方向发展,如何能够使自己的产品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尽可能提高是每个汽车厂家都在做的事情,当然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汽车的每一个部件都在发生着变化[5]。差速器也不例外,尤其是那些对操
3、控性有较高需求的车辆。国外的那些差速器生产企业的研宂水平已经很高,而且还在不断的进步,年销售额达18亿美金的伊顿公司汽车集闭是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供应商,在发动机气体管理,变速箱,牵引力控制和安全排放控制领域居全球领先地位[6]。对汽车差速器的PJ部各零件的加工制造要用精密制造方法[7]。零件主要产品包括发动机气体管理部分及动力控制系统,其中属于动力控制系统的差速器类产品2013年销售量达500万只,在同类产品中居领先地位。国内的差速器起步较晚,目前的发展主要靠引进消化国外产品來满足需求[8]。目前中国的汽车上广
4、泛采用的差速器为对称锥齿轮式差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较小等优点[9]。伊顿公司汽车集团是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供应商,在同类产品中居领导地位。最近伊顿开发了新型的锁式差速器,它的工作原理及其他差速器的不同之处:当一侧轮子打滑时,普通开式差速器儿乎不能提供任何有效扭矩给车辆,而伊顿的锁式差速器则可以在发现车轮打滑,锁定动力传递百分之百的扭矩到不打滑车轮,足以克服各种困难路面给车辆带来的限制在牵引力测试、连续弹坑、V型沟等试验中,两驱车在装有伊顿锁式差速器后,越野性能及通过性能甚至超过了四驱动的车辆,通过有限元软件的
5、分析,就可以知道各个齿轮的受力情况[11]。因为只要驱动轮的任何一侧发生打滑空转以后,伊顿锁式差速器会马上锁住动力,并把全部动力转移到另一有附着力的轮上,使车辆依然能正常向前或向后行驶。毫无疑问,更强的越野性和安全性是差速器的最终I;标[12]。1.2设计内容1、汽车差速器的总体结构设计(强调各结构的比例协调和人机系统的和谐);2、汽车差速器内部各齿轮模数及齿数设计计算,齿轮的强度校核;3、汽车差速器输入轴、输出轴的直径设计汁算及材料的选用;4、零件的三维造型PRO/E设计;1.3实用价值和意义汽车除了直行,还耍转
6、弯。在转弯过程当中,由于车体存在宽度,左右轮的回转判5是不一样大的,&就是说在转弯的过程中,左右轮的转速是不一样的,可种月的汽车驱动轮为刚性连接,轮胎和樹戒部件在转弯过程屮存在相当大的损耗,车辆的寿命受到严重的限制,路易斯•雷诺(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慰-个小小的齿轮机构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形象的将其命名为差速器[13]。珊啲差速器已经有了越来越优良的性能,能够实现车辆动力和操纵性的完美结厶[⑷no国内目前的差速器产品大多是通过引逝附f发的类型,没有核心的技术产品,还有一^分是通过进门的产品[15]。现在我国己经
7、对差速器有了深入的研宂设计,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化设计和制造,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个领域开发和生产貝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汽车差速器。参考文献:[1]罗永革.汽车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2]臧杰,阎岩.汽车构造K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3]鲁民巧.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4]曲补和.No-spin防滑差速器技术分析[J].矿上机械,1999,(9);60〜62.[5]尹唏.LSD差速器[J].汽车技术,1992,(3);51.[
8、6]王隆太.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5.[7]陈家瑞.汽车构造(第五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50.[8]张福润,徐鸿本,刘延林.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大出版社,2002.72.[9]宁汝新,赵汝嘉.CAD/CAM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5〜16.[10]云杰媒体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