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

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

ID:2765980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1页
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2页
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3页
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4页
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亦俗亦真:李贽“尚俗”美学思想及当代启示摘要:李贽是明代中晚期哲学启蒙思潮的代表,在中国哲学史与美学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他高扬崇真尚俗的美学思想,反映了所处时代大众的审美要求,具有人文主义的进步色彩,深刻地影响了一批明清及后世的文艺思想家,对市民文化的繁荣发展有着先驱性的推动作用。他所倡导的市民文化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有着跨越时空的相似性,并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中国4/vie  关键词:李贽;崇真尚俗;市民文化;美学特征;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志码:A:1001-862X(2017)01-0030-005  自先秦以降,士大夫主导的以雅为美的

2、审美风尚一直是我国传统美学的主流。然而,至明代晚期开始出现了一股“俗流”,大众文艺、市民文学、绘画艺术展现出生动活泼的清新面貌,这些颇受广大市民喜爱的文学艺术形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在这种由雅到俗的重要转型时期,李贽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所倡导的市民文化美学思想宣告了封建士大夫审美趣味一统天下的终结。这种主张情感和个性的自由与解放的美学思潮,既是对儒释道的融合,又不拘于以往的儒、道、释中任何一家的美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新风貌。从此,一种去理性化和伦理化的绚丽的市民文艺开启了美学观念的新天地。  时隔几个世纪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尤其是20

3、世纪90年代以来,普遍流行于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冲击甚至改变了主流的文化形态和秩序,对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比较这两种文化发生现象,虽然时空跨度较大,如今的大众文化和明代的市民文化,在各自所处时代主流文化中的生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相似度,都打上了“俗”的印记。尤其在当今大众文化之“俗”广受诟病之际,探究一番“俗”味已然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李贽自身的市民意识,以及他所持的相对那个时代的异端哲学几方面,来解析李贽“尚俗”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及其美学特征,进而探讨其对当代大众文化的启示。  一、“由雅入俗”:李贽“尚俗”美学思想的形成原因  李贽作为思想家,

4、其美学主张、哲学观念、人格特征,与晚明同时代的文人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狂怪色彩,甚至被视作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异端”。究其根源,总离不开当时的历史境遇,其中既有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层原因,也与其自身特殊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关联。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明中晚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催生了文化的商业化。一些文学家、画家创作的目的也不只为个人的抒情消遣,而开始为谋利创作。那些原本是贵族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清雅之事的绘画,也逐渐走向市场。比如,当时著名的画家徐渭也迎合市场售卖自己的书画作品。这些转变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关联。一方面,政局动荡,士人的政治和社会理想难以实

5、现,开始转向对个人价值和自我解脱的关注。政治上也因思想的全面禁锢,以及残酷的文字狱和科举制度致使大批文人生活贫困,不得已走入市井,为谋生而创作。另一方面,文化上,理学长期控制着意识形态领域,日益成为桎梏人心的工具,其悖陋之处也越发明显。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渐渐背离了人本身应有的生动特质,一批有识之士对此产生怀疑,进而反省,以至走向批判。一时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狂禅邪教、经世意识及各种学术思潮纷呈,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在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变的情况下,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和��美意识也随之变化。人性的解放,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终于导致美学观念发生巨

6、大的变化。  时代洪流将李贽推向了历史的前沿,他也合其时会,应运而出,发出了时代的呼声。“思想家李贽更自觉、更深刻地论证和推动了‘从雅到俗’的文艺思潮。他的贡献已不仅是审美观念的启悟,更有了哲学意识的引导。……仅就审美观念、文艺思想来看,他对‘俗’文艺的肯认与高扬也是最有力量、最有影响的。”[1]48-55可以说,在那个由雅转向俗的市民文化审美趣味的时代潮流中,李贽无疑起到了先驱性的推动作用。  (二)与众同尘的市民意识  李贽“尚俗”美学思想的形成与他自身的生活状态和市民立场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根据卡西尔在《人论》中的观点,知识的获取总是离不开他所处的环境,理智发展和文化生活总包含

7、着对直接环境进行某种心理适应的行为。由此推衍,李贽融入市井生活的特殊经历也深深地影响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尊重和热爱。据《焚书・高洁说》,李贽所到之处结交甚广,在《李生十交文》中,他还专门对友人作了一番排序,指出“其最切为酒食之交,其次为市井之交”[2]129,并提出了确为实在的理由:“余为酒食是需,饮食宴乐是困,则其人亦以饮食为媒。”[2]129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士大夫们不屑于交往的酒肉市井之类所给与的真切的理解与关心。另外,李贽的友人中还有一部分是商人。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