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基础二

医学心理学基础二

ID:27656407

大小:249.84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05

医学心理学基础二_第1页
医学心理学基础二_第2页
医学心理学基础二_第3页
医学心理学基础二_第4页
医学心理学基础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基础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医学心理学基础(二)——情绪、情感与意志第一节情绪与情感概述一、情绪、情感的概念二、情绪、情感的分类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情绪状态分为心境和激情。一、情绪、情感(emotionandfeeling)的概念情绪、情感的定义: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来源情绪、情感的产生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情绪情感是人对态度的主观体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紧张与放松;激动与平静;强与弱二、情绪、情感的分类(1)----情绪的分类心境(mood):一

2、种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轻微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是由一定情景引发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个体对各种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具有广延、弥散的特点,成为人心理世界的背景。激情(intenseemotion):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常常是由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所引起的。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发生速度很快,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二、情绪、情感的分类(2)----情感的分类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客观事物是否

3、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个人体验,根据对象可以分为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类。第二节情绪与情感的发展和表现一、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受个体生长成熟程度和后天学习过程两种因素的影响,体现着以生物属性为主发展到以社会属性为主的复杂过程。人的基本情绪表现主要由先天决定,但许多人类表情,特别是对特定事物的特定情绪反应,往往通过后天的社会学习过程或示范作用而习得。二、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三、情绪和情感的机体内变化二、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表情面部表情: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组成的模式,用于表现各种情绪状态。面部表情模式可以精细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情绪

4、的主要标志。身段表情: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呈现的姿态称为身段表情,也称为“体语”(bodylanguage)。身段表情和面部表情不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受到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等制约。不仅有个体差异,还有种族和地域的差异。言语表情:言语是人类沟通思想的工具,同时,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表达说话者情绪的手段。情绪性的言语语调、节奏、速度、流畅性、沉默等表现,称为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情绪的手段。三、情绪和情感的机体内变化呼吸系统:在某些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深浅、快慢、是否均匀等都会发生变化。循环系统:不同情绪状态下,循环系统的活动一方面表现为心跳速度

5、和强度的改变,另一方面表现为外周血管的舒张与收缩的变化皮肤电反应(galvanicskinresponse,GSR):是研究情绪的机体反应的一个重要实验指标。脑电波: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脑电波会发生变化。通常人处于清醒、安静、闭目状态时,脑电波呈现出α波;在焦虑、紧张状态下,出现高频率、低振幅的β波;在熟睡时,则出现低频率、高振幅的δ波。内外腺体: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内外分泌腺体会相应地有所变化,从而导致分泌物量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情绪的机体内部变化的重要方面。第三节情绪学说一.外周学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arlLa

6、nge)各自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这第一个现代情绪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环境刺激通过生理本能反应先引起体内的生理变化,而后这些肌肉、内脏变化成为刺激反馈到脑,才产生了情绪体验。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二.丘脑学说: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坎农(W.B.Cannon)认为,外界刺激引起感受器官的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丘脑的神经冲动一方面传入大脑皮层,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另一方面激活自主神经系统,到达外周血管、脏器,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形成情绪表现的生理基础。第三节情绪学说三.中枢学说:下丘脑、隔区、

7、杏仁核、海马、边缘皮层、额叶皮层和颞叶皮层等均是情绪过程的重要中枢。我们把有关理论统称为中枢学说(central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林斯利(D.B.Lindsley)于1951年提出的情绪的激活学说和由帕佩兹(J.W.Papez)和麦克林(Maclean)提出的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集中表达了现代关于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四.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S.Schachter)和杰雷姆·辛格(J.Singer)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情绪的产生不单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