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2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2

ID:27650516

大小:1.06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8-12-04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2_第1页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2_第2页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2_第3页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2_第4页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剪力墙结构设计7剪力墙结构的延性设计剪力墙墙肢设计剪力墙连梁设计剪力墙结构内力、位移计算7剪力墙结构的延性设计剪力墙墙肢设计剪力墙连梁设计剪力墙结构的延性设计剪力墙结构或框—剪结构,抗震设计时,要求剪力墙必须具备足够的延性。要做到这一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强墙弱梁连梁塑性铰先于墙肢出现,利用连梁的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⑴合理设置洞口,使剪力墙由墙肢、连梁构成,形成多道抗震设防;⑵合理设计连梁。合理设计剪力墙配筋,使墙肢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延性。⑴限制墙肢轴压比—底部;⑵合理设置边缘构件。二者是保

2、证剪力墙抗震性能的重要措施。2、强剪弱弯地震力一般会使墙肢底部形成塑性铰,应提高其抗剪承载力,避免剪切破坏。3、底部加强部位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②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1/10的较大值;③当结构计算嵌固部位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宜延伸至计算嵌固端。剪力墙结构内力、位移计算7剪力墙结构的延性设计剪力墙墙肢设计剪力墙连梁设计墙肢设计一、墙肢的破坏形态在轴向压力和水平力的作用下,墙肢的破坏形态与实体墙的破坏形态相

3、同弯曲破坏:当l≥2时,墙肢内力以弯矩为主,容易发生弯曲破坏,延性较好。剪跨比是影响剪力墙破坏形态的重要因素,一般用剪力墙截面上弯矩与剪力的相对大小来表示:弯剪破坏:当2>l>1时,墙肢内很难避免出现剪切斜裂缝,设计合理时,可以实现延性尚好的弯剪破坏。剪切破坏:当l≤1时,墙肢内力以剪力为主,一般发生剪切破坏,延性较差。二、墙肢的稳定性验算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承载力,与其支撑条件有关。工程中剪力墙墙肢的支撑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1、剪力墙墙肢应满足下式的稳定要求:式中:q——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

4、荷载设计值;Ec——剪力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t——剪力墙墙肢截面厚度;l0——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按下列规定采用。2、剪力墙墙肢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h——墙肢所在楼层的层高;b——墙肢计算长度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①单片独立墙肢按两边支撑计算,取b等于1.0;②T形、L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翼缘,采用三边支撑板按下式计算:bf——T形、L形、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单侧翼缘截面高度:③T形剪力墙的腹板,也按三边支撑板计算:④槽形和工字形剪力墙的腹板,按四边支撑板计算:三、墙肢的设计内力调整1

5、、墙肢的控制截面⑴墙肢底截面;⑵墙肢厚度改变处;⑶混凝土等级改变处;⑷配筋改变处。2、墙肢的设计内力调整A、设计弯矩调整:⑴除一级剪力墙外,设计弯矩不作调整。⑵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采用墙肢底截面弯矩组合值其他部位截面弯矩组合值×1.2其目的是,如果剪力墙在地震力下出现塑性铰,则应保证塑性铰出现在墙底,防止其他部位形成薄弱层。特别注意避免出现小偏拉墙肢。小偏拉时墙肢裂通,对抗震不利。避免出现小偏拉墙肢的方法:⑴调整剪力墙的长度(≤8m)—剪力墙越长,端部墙肢拉力越大;⑵设计弱连梁—墙

6、肢轴力由连梁剪力产生。大偏拉墙肢出现时,应加强另一墙肢的弯矩、剪力设计值——×1.25。——偏拉可能形成通缝,抗剪刚度减小,使另一墙肢荷载增加。B、设计剪力调整:针对一、二、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其余不作调整底截面最不利组合的剪力值1.6,1.4,1.29度设防时一级剪力墙尚应满足四、墙肢偏压、偏拉设计大小偏压的区分:——界限压区高度。破坏形态与设计方法同柱子,区别仅在于配筋方式不同。剪力墙配筋有:⑴端部纵筋;⑶竖向分布筋。⑵水平分布筋;考虑到竖向分布筋直径较小,对承担压力贡献不大,设计规定:五

7、、墙肢斜截面设计墙肢斜截面破坏形态剪拉破坏剪跨比较大且横向钢筋较少时发生。一条斜裂缝裂通,脆性斜压破坏剪压比过大。混凝土斜向压碎剪压破坏设计情况。出现一条主要的弯剪(或腹剪)斜裂缝,横筋屈服、混凝土压碎。设计措施:防止发生剪拉破坏——配筋必须满足最小配筋率;防止发生斜压破坏——限制剪力墙截面的最小尺寸;防止发生剪压破坏——通过计算配置所需的水平钢筋。六、墙肢构造要求1、剪压比限制无震组合有震组合2、轴压比限制——按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墙肢轴压比限制轴压比一级(9度)一级(7、8度)二、三级0.40.

8、50.6目的:保证塑性铰延性,针对一、二、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3、分布钢筋构造⑴作用——抗弯、抗剪、减少收缩裂缝。⑵最小配筋率墙肢的竖向、横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抗震等级或部位最小配筋率(%)最大间距(mm)最小直径(mm)最大直径(mm)一、二、三级0.253008bw/10四级、非抗震0.2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和加强部位0.30200特殊部位尚需加强⑶布置方式为避免墙表面的温度裂缝,使混凝土均匀受力,墙肢分布筋不允许采用单排配筋,应采用双排或多排配筋。4、边缘构件1)当剪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