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

ID:27590967

大小:1.68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2-04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_第1页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_第2页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_第3页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_第4页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16.1结构布置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2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剪力墙的竖向刚度应均匀,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为了避免剪力墙脆性破坏,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3剪跨比:表示截面上弯矩与剪力的相对大小,是影响剪力墙破坏形态的重要因素。弯曲破坏:时,高墙(H/hw≥2~3),以弯矩作用为主,容易实现弯曲破坏,延性较好。4弯剪破坏:,中高墙(H/h

2、w=1~2),很难避免出现剪切斜裂缝,视设计措施是否得当而可能弯坏,也可能剪坏,按照强剪弱弯合理设计,也可能实现延性尚好的弯剪破坏。剪切破坏:的剪力墙,矮墙(H/hw≤1)滑移破坏:实际工程中,滑移破坏很少见,可能出现的位置是施工缝截面。5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6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以保证剪力墙平面外的稳定性;(1)沿梁轴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抵抗该墙肢平面外弯矩;(2)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剪力墙时,宜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3)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4)必要

3、时,剪力墙内可设置型钢。不宜将楼面主梁支承在剪力墙之间的连梁上。76.2剪力墙的类型1.整截面墙不开洞或开洞面积不大于15%的整截面剪力墙受力特点:整体悬臂墙,弯矩图既不突变也无反弯点。变形特点:弯曲型变形82.整体小开口墙开洞面积大于15%但仍较小的墙受力特点:弯矩图在连系梁处发生突变,但在整个墙肢高度上没有或仅在个别楼层中才出现反弯点。变形特点:以弯曲型为主93.双肢墙及多肢墙开洞较大、洞口成列布置的墙受力特点:与整体小开口墙相似变形特点:以弯曲型为主104.壁式框架开洞尺寸大、连梁线刚度大于或接近墙肢线刚度的墙受力特点:弯矩图在楼层处有突

4、变,在大多数楼层中都出现反弯点变形特点:以剪切型为主116.3计算假定及荷载分配1.计算基本假定(1)一片剪力墙可以抵抗在本身平面内的侧向力,而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2)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板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122.竖向荷载分配按每片墙的承荷面积计算它的荷载。3.水平荷载分配总水平荷载按各片剪力墙刚度分配到每片墙,然后分片计算剪力墙的内力。式中,Vpi—第i层总剪力EcIeqj—第j片墙的等效抗弯刚度。136.4整体墙近似计算方法式中,σ—截面的正应力;τ—截面的剪应力;M—截面的弯矩;V—截面的剪力;I—截面惯

5、性矩;S—截面的静矩;b—截面宽度;y—截面重心到所求正应力点的距离。14式中,V0——底部截面总剪力;G—混凝土的剪切模量,G=0.4EAq—小洞口整体墙折算截面面积;A—墙截面毛面积;Ad—墙面洞口立面面积;A0——墙立面总墙面面积;Iq—等效惯性矩;Ij—剪力墙沿竖向各段的惯性矩,有洞口时扣除洞口的影响;hj—各段相应的高度;156.5连续化方法计算联肢剪力墙对于联肢墙,连续化方法是一种相对比较精确的手算方法,而且通过连续化方法可以清楚地了解剪力墙受力和变形的一些规律。连续化方法把连梁看做分散在整个高度上的连续连杆。问题:为什么可以采用连

6、续化方法计算联肢剪力墙?161.基本假定(1)连梁的反弯点在跨中,连梁的作用可以用沿高度均匀分布的连续弹性薄片代替(连梁连续化假定);(a)结构尺寸;(b)计算简图;(c)基本体系17(2)忽略连梁轴向变形,即假定两墙肢水平位移完全相同,同一标高处,两肢墙的转角和曲率相等。(3)层高h和惯性矩I1、I2、Ib及面积A1、A2、Ab等参数,沿高度均为常数。182.方程的建立在连梁的反弯点处切开,双肢墙变成两个静定的悬臂墙,切口处的轴力σ(x)和剪应力τ(x)是未知力,由切点处的相对位移为零的变形协调条件,可得沿剪应力τ(x)方向的变形连续条件的表

7、达式:δ1(x)——由墙肢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a)弯曲变形(b)剪切变形19δ2(x)——由墙肢的轴向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δ3(x)——由连梁的弯曲和剪切变形产生的竖向相对位移。问题:切口处的轴力σ(x)为什么不列变形连续方程?20在x处作截面截断双肢墙,由平衡条件有:213.联肢墙的内力计算一、连梁的剪力和弯矩由以上两式,可得连梁中点处的剪应力τ(x),计算j层连梁内力,用该连梁中点处的剪应力乘以层高得剪力(近似于层高范围内积分),剪力乘连梁净跨度的1/2得连梁根部的弯矩:22二、墙肢的弯矩和剪力墙肢的总弯矩和总剪力:式

8、中,Mpj,Vpj——第j层由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和剪力。ms——第s层(s≥i)的总约束弯矩:式中,是墙肢考虑剪切变形后的折算惯性矩:234.联肢墙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