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

ID:27646091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_第1页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_第2页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李集中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2012.11.05数学八年级中心发言人:田利华参加人员:邢士印,王振海,田利华,胡杰,房灵娟,田云峰,陈广亮,冯建荣,卢来珍,张艳缺席人员:无地点:李集中学教学楼一楼多媒体教室研讨内容:本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开始,是为以后学习三角形打基础,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围绕三角形的概念开展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围绕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开展探究,以提髙学生操作、探究、归纳、表达的能力。研讨记录:田利华:我在教学的中重视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用小组合作交流来得出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有意识

2、地培养学生探索归纳有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的边的性质。预期目标:突出重点:通过学生动手归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宄和归纳。突破教学的难点:通过动手做题,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灵活应用。附:教案稿11.1认识三角形(1)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探索、归纳总

3、结。准备活动:能从右图中找出4个不同的三角形吗?教学过程一、新课:1、在右下图中你能用符号表示上面的三角形吗?2、它的三个顶点分别是,三条边分别是,三个内角分别是。3、分别量出这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并计算任意两边之和以及任意两边之差。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例: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长度为7cm的木棒呢?二、巩固练习: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

4、:cm(1)1,3,3(2)3,4,7(3)5,9,13(4)11,12,22(5)14,15,302、己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4c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若X是奇数,则X的值是。这样的三角形有个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这样的三角形又有个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另一边是7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课堂检测:1、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单位:cm)(1)2,3,3(2)3,5,7⑶5,

5、9,142、己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un和14em,则第三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若X是偶数,则X的值是。这样的三角形有个若X是剞,X的值是。这样的三角形又有个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4cm,另一边是9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6cm,另一边是10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cm小结: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作业:课本P85习题:1,2。板书设计:认识三角形(1)例:解:Y3三根木棒<13/.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同理3

6、cm也不能,7cm能。参与教师议课:邢士印:老师提出:首先,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都是学生们熟知的或身边的事实,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王振海: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同于过去学习函数知识初步时的单纯依赖模仿和刻板记忆,而是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感悟两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函数的思想,学生是乐于参加这种学习活动的。胡杰:次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过去那种课堂教学的主宰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

7、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充当数学学习的主人.房灵娟: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中的“温度的变化”,向学生提供充分形成函数思想的活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他们的作法。田云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力求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由浅人深,逐层递进,从基本到简单开放,以问题串的形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这节课是认识三角形的基础,所以讲时应该放慢速度。邢士印老师提出:从教材上看,这节课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比较多,所以这处理这些环节时,应该注意掌握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时的目的,有时学生会不知道要得到什么。所以在让学生做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8、所做的目的。张艳:要充分体现新课程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得到发展。总体说来,这节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课堂的应有特色,体现了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卢来珍老师提出:以前我们在上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动手操作这一块,有不少的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