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分析

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分析

ID:27633692

大小:8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分析_第1页
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分析_第2页
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分析_第3页
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的分析魯晶夏继辉杨琳陈惠平高冬兰陆红进夏文胜中仕海(通讯作者)(姜堰市人民医院225500)【中图分类号】R5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8-0167-02【摘要】目的认识主动脉夹层(AD)的不典型临床表现,以早诊断、早治疗。方法以2004年1月〜2011年3月于姜堰市人民医院入院的,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4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AD的不典型临床表现。结果44例患者据DeBakey分型:I型23例,II型2例,III型19例。26例(59.1%)以胸痛、腹痛为主,可以引起腰背部放散痛,不典型表

2、现的18例(40.9%),以不典型的症状就诊的患者,容易误诊为其它疾病,延误治疗,预后差。结论加强对AD临床症状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不典型临床表现主动脉夹层(AD)是心内科的急重症,临床表现也小尽相同,有些以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就诊,临床医生容易忽视,为了更好地早期识别AD的各种临床表现,我们以2004年1月〜2011年3月于姜堰市人民医院入院的,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44例病人为研宄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AD的临床表现,特别是以少见的、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就诊的AD患者,提醒年轻医生加强对AD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1.资料

3、和方法1.1临床资料以2004年5月〜2011年3月于姜堰市人民医院入院的AD44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11例,年龄27〜85(51±12)岁。患者入院后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血生化、心电图、心脏或腹部超声,胸、腹部CT或CTA,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研宄AD患者常见的和特殊的临床表现。1.2AD的诊断标准AD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U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血肿[1】,随血流压力的驱动,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是主动脉中层的解离过程。心脏或腹部超声,胸腹部CT或CTA可见密度不均。1.3AD分型ADDeBakey分型,分为I型、II型

4、和III型,I型夹层广泛,累及升降主动脉,破口在升主动脉,II型局限于升主动脉,破口也在升主动脉,III型局限或广泛,破U均在降部上端[2】。1.结果44例病人据DeBakey临床分型,I型23例,II型2例,III型19例,临床表现如表所示:表44例AD病人的临床表现病例(44)胸/腹痛下肢麻木肾功能异常发热神志不清心跳慢胸剧痛血便肠梗阻胃黏膜损害I型(23)1422131II型(2)2III型(19)10311111144例AD患者以胸腹痛或伴腰背放散痛的有26例,不典型症状的有18例,苏中5例胸痛伴左或右下肢麻木,3例伴肾功能急性衰竭,1例伴畏寒发热,胸部CT提示主

5、动脉夹层伴心包积液,1例突然祌志不清伴尿失禁,CT提示主动脉夹层伴额顶叶脑梗塞,1例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为窦性心动过缓,1例伴心肌梗死,胸痛渐向左扩展,呈持续性剧痛,CKMB明显升高,肌钙蛋白阳性,1例上腹部剧痛伴解暗红色稀便,诊断主动脉夹层伴缺血性肠坏死,1例主动脉夹层伴肠梗阻,患者因腹痛就诊肠镜示肠梗阻,CTA示DeBakeylll型累及腹腔干伴局部血栓形成,1例为急性胃黏膜损伤,呕吐物隐血阳性。患者转归:患者住院天数1.5小吋〜40天,预后:好转的17例(38.6%),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的11例(25%),自动出院的8例(18.2%),死亡8例(18.2%)

6、。1.讨论AD是指各种病因引起主动脉壁内膜破裂,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3】。夹层累及的部位不同,苏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疼痛、胸痛为最常见,可伴腹痛,由于累及的范围不同,疼痛涉及的部位也不一,所以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及复杂性[4]。本研究观察的44例患者26例(59.1%)以胸痛、腹痛为主,可以引起腰背部放散痛。以不典型症状为首发表现的18例(40.9%>,经检査诊断为主动脉夹层血肿压迫相应器官所致。5例胸痛伴左或右下肢麻木,诊断为AD血肿压迫左或右髂总动脉所致;3例伴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为

7、AD累及到肾动脉引起肾脏供血不足致肾功能急性衰竭;1例伴畏寒发热,胸部CT提示主动脉夹层伴心包积液,因心脏压塞所致;1例突然神志不清伴尿失禁,夹层血肿压迫脑血管神经系统所致;1例伴心肌梗死,血肿压迫冠状动脉所致;1例伴II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为窦性心动过缓,AD压迫右冠窦致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动过缓;1例上腹部剧痛伴解暗红色稀便,诊断为AD累及至腹腔动脉致分支血管引起肠出血。AD急性期病死率高,最常见死因包括血管破裂、循环衰竭和脏器功能衰竭[5】。本研究观察的44例患者,在内科治疗期间予降压药控制血压、控制心率、吗啡止痛。当血压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