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

ID:27630729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_第1页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_第2页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_第3页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_第4页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及启示[摘要]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应运而生。梁漱溟与晏阳初两人的乡村教育思想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两人乡村教育思想的比较,总结出了教育目标要适合农村及农民自身发展的需求,学者应深入农村调查,探索适合农村发展教育模式的经验与教训。中国2/vie  [关键词]梁漱溟;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比较;启示  [DOI]1013939/jkizgsc201711252  1梁漱溟与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相同点  11相同的思想出发点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频

2、繁的战乱和自然灾害更使得广大农民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以梁漱溟和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教育家认识到从西方搬来的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在中国农村的尝试是失败的,西方教育制度不能被农民普遍接受,只有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教育体系才能解决中国农村教育的诸多弊端。他们都认为中国问题的实质不是经济和政治问题,而是文化和教育问题。[1]他们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试图通过乡村教育的方式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12相同的结局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梁漱溟、晏阳初领导的乡村教育实践运动被迫中止,并没有达到通过教育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目的。  梁漱溟和晏阳初思想的本质是教育救国。他

3、们作为教育救国者,虽然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未认清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找到中国近代落后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社会的发展,而是把中国的问题片面地归结于教育上,寄希望于教育来救国,这注定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  2梁漱溟与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21理论基础不同  梁漱溟的�l村教育理念源于他的中西结合,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西方文明的融合。他认为世界文化发展有三条不同的路向:第一路向以西方文化为代表,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第二路向以中国文化为代表,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基本精神;第三路向则以印度文化为代表,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

4、根本精神。这三种文化无所谓好坏,只不过是走的路向不同而已。[2]基于这一观点,梁漱溟认为中国现在面临的一切政治、经济问题都源于文化的失调。对此,救济的途径就是进行乡村建设,即开展乡村教育。最典型的就是创办乡农学校,同时乡农学校也是梁漱溟重视中国古代“乡约”制度的体现,乡农学校的校长、常务校董、学众相当于乡约中的约长、值约和约众。梁漱溟使乡农学校成为一个集教育、政治、自卫训练等功能于一身的“政教合一”的集合体。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详见下表。  晏阳初乡村教育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民本政治观。他坚信,充斥着文盲的国家是无法与发达的文明国家相抗衡的。因此,他认为,应当发展乡村

5、教育,挖掘当时中国三亿农民的潜力,开发中国三亿农民的大脑,使他们能够完成自我改造和带动农村社会的进步。再加上晏阳初与梁漱溟不同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二人思想的差异。晏阳初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在受基督教的洗礼后,在香港大学深造期间,他明确地认识到发展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后在法国为中国劳工服务时,感受到中国贫民因文化水平有限而地位低下的厄运,于是毅然回国,以民为本,将贫民教育与乡村改造相结合,进行了“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的实践。  22乡村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  梁漱溟和晏阳初由于理论基础的差异,在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梁漱溟认为实施乡

6、村教育就在于乡村建设运动,而晏阳初则坚持“除文盲、做新民”的宗旨。  221梁漱溟――乡村建设  在梁漱溟看来,中国当时正处于社会改造时期,我们所谈的乡村教育更应该是一种社会教育和民众教育。“此民众教育或社会教育,即乡村建设”。[3]他认为乡村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中国眼前的几个大问题。第一是农村腐败问题,正如梁漱溟所说:“我们的乡约有这个好处,尤其是我们补充改造后的乡约,标题很大,我们的标题是创造新文化,我们是发大愿;这样才能整顿了乡村,才能治了病,若开头就说治病,反倒治不好病。”第二是匪患问题。乡农组织是本着乡约的意思,把人生向上、大家相亲相爱的意思提起来,再用乡农学校的方式,把教育的意思

7、提起来,这个时候,即使有武力,也应该少许多危险。“让社会自身发挥作用,慢慢地从小范围扩大起来,解决社会自身的问题,最没有毛病。”[4]我们将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逐渐地辗转循环而解决,仿佛生长一般,慢慢成熟就是解决。造端果得其正(乡村组织是造端),开展果有其道(经济进步是开展之道),顺着这个方向自然会走往理想社会。  222晏阳初――除文盲,做新民  晏阳初认为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根本上都是由“人”而生,“发生问题的是‘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