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30410
大小:107.59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5
《《诗歌鉴赏形象》教案(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形象》教案(二)礼嘉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施孝丹教学目标:1、掌握鉴赏古典诗词形象(景物)的一些方法、技巧。2、通过诗歌形象(景物)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掌握鉴赏古典诗同形象(意象、意境)的一些方法、技巧。教学难点:通过诗歌形象(意象、意境)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惜。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诗歌形象”及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诗歌中的形象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屮所描写的景勹物。2、鉴赏诗歌形象的方法。①从标题入手,了解写作重点。②逐字逐句,揣摩诗歌语言。③抓住意象,理解作品内容。④找出主肖
2、句,把握诗歌语言。⑤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在脑海中自我创造诗歌形象的动感岡面,如电影的特写镜头一样,补充形象的细枝末节,以加深对形象的理解。⑥在纷繁复杂的形象中,有些形象被赋予了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要注意搜集整理3、鉴赏概括下列词屮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提示: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义)定风波苏轼三月七tr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u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冋首向來萧瑟处,归去
3、,也无风雨也无晴。抒情主人公形象:一个不畏坎坷、百折不挠、旷达超逸的词人形象。雨骤风狂,他却能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雨过天暗他苺然回首,在人白然微妙的-•瞬获得顿悟和启示:&然界的雨咕既屈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屮的政治风云、荣蚌得失乂何足挂齿?这首词通过抒情主人公形象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离悦和豪迈之情。鉴赏: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屮偶遇风雨这一生活屮的小事,于简朴屮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瞀,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屯理想。酋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力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而乂以莫听二字点
4、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乂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乂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愔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冇力地强化了作者而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珩独到的人生感悟,读來使人耳
5、M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过片到山尖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儿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來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丫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然界的雨日3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巾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儿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囬前。读罢全词,人生的
6、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白会冇一番全新的体悟。4、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二、什么是景物、意象、意境1、景物:①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②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2、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山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有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力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屮的清澈的池塘、波平如镜的水而、徘徊的天光云影等。3、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
7、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屮。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再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描写了由于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所以才有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着作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既给读者美的享受,又给读者
8、哲理的启迪。三、考查模式:分析诗歌意境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