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25398
大小:17.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5
《《酸的化学性质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酸的化学性质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增强对浓硫酸腐蚀性的认识。 (2)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盐酸和硫酸的鉴别,熟悉二者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活动与探究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及酸性溶液的检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透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
2、原因。 (2)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活动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及酸性溶液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问题驱动。 四、教学过程 、导入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同学们,在讲课之前,请大家先跟老师一起来猜两种物质: [ppt]
3、:(1)联想一种物质: 提示1:无色溶液 提示2:酸 提示3:挥发 提示4:胃液 【学生回答】:酸 (2)猜一猜【谜语】 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有危险, 我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 【学生回答】:浓硫酸 同学们,上面我们所猜的两种物质都属于哪类物质? 【学生回答】:酸 很好,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简单学习了酸的性质,今天我们就将之前所学的酸的相关知识做一巩固和方法总结,以便大家加深理解。 2、授课过程 请看本节课的复习要点: 一、复习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 二、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4、先请大家在你的导学案上完成以下填空: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一)浓盐酸与浓硫酸性质复习 、复习: (1).盐酸是 气体的水溶液,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时,瓶口会出现 ,这一现象说明了浓盐酸具有 性。 (2).浓硫酸是一种 色粘稠、 状液体,浓硫酸具有 、
5、 、脱水性(三性),由于具有 性,因此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浓硫酸溶于水时, 会 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 2、练习: 把一定质量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忽略水分的蒸发)变化的结果是: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
6、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溶质质量分数 浓盐酸 浓硫酸 【完后学生集体回答,老师加以总结和强调两酸的相关特性】 接下来请大家在你的导学案上完成第二部分的化学方程式书写,老师分别请五位同学上黑板来书写。 (二)、酸的化学性质复习: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稀盐酸与镁 稀硫酸与铁 ② 稀硫酸与氧化铜 稀盐酸除铁锈 ③ 治疗胃酸过多用氢氧化铝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 ⑤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团结创新,尽现丰富多彩的课
7、余生活1。庆祝##系成立之时,我们学生会举办了一次“邀明月,共成长,师生同欢”茶话会。职教系部分老师和我系全体教师以及各班班委参加了此茶话会。学生会成立以来,学生会搞了一系列的活动,而且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各部的相互努力,我们获得了不少经验。 ,使无色酚酞试液 。 在点评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同时,让学生对应说出酸的相关化学性质,老师在另一块黑板上对应的写出酸的五大化学性质。 2、练习 (1)稀盐酸(小羊)要回家,会不会羊入狼(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口。让学生给小羊找出一条“安全”的回家路。 (2)现
8、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选用哪些试剂可以将它们鉴别出来?所选试剂须属于不同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PH试纸、酸碱指示剂) 要求:用现有的试剂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一一做实验,得以验证,最后请学生尝试着总结酸性溶液的检验方法。 方法总结: 检验是不是酸性溶液,就是检验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